記者 | 馬悅然

編輯 | 張慧

變身爲民企後,全球第二大硅片製造商硅片龍頭中環股份(002129.SZ)發展勢頭兇猛。這從去年及今年一季度業績上可見一斑。

中環股份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收128億-138億元,同比增長71.52%-84.92%;淨利潤12.6億-13.6億元,同比增長132.71%-151.18%,爲其上市以來最好一季度業績。

去年,該公司淨利達40.2億元,創上市以來最好年度業績。這是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100.SZ,下稱TCL科技) 入主後的第一年。

2020年12月,中環集團完成混改,控股股東由天津國資變更爲TCL科技,中環股份已因此成爲民企。之後,TCL科技還對中環股份進行了多次增持。

除業績外,中環股份的市場動作也更爲迅速和果敢。去年年初拋出史上最大擴產訂單,今年又豪擲206億擴產,且正式佈局硅料環節,押注小衆的顆粒硅技術。

在光伏硅片環節,中環股份的實力僅次於隆基股份(601012.SH)。在TCL科技的加持下,中環股份未來有可能成爲最新硅片“一哥”嗎?

跨兩大明星賽道

中環股份前身爲天津市第三半導體器件廠,1999年成立,2007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其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光伏材料、光伏電池及組件,以及高效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及運營。

從產品上看,該公司涉足了半導體材料和光伏兩大明星賽道。在“雙碳背景”下,光伏是新能源產業的主力之一;隨着5G、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應用,半導體材料也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

2021年半年報顯示,光伏行業佔中環股份的營收比重達93.68%;半導體材料及器件佔比爲5.37%。

該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預盈公告中表示,業績大增主要因光伏210產品和半導體材料業務方面8-12英寸拋光片、外延片產銷規模的提升。

單晶硅片是中環股份最主要的產品。2021年三季報披露,該公司G12硅片的市場滲透率由年初6%提升至20%,單晶總產能提升至73.5 GW,其中G12產能佔比約59%。

中環股份還擁有全球最大單體太陽能級單晶硅投資項目,即50 GW的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項目(下稱寧夏中環六期50 GW項目),預計2023年全部達產。

在半導體硅片行業,中環股份也居於龍頭地位。該公司8英寸硅片主要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12英寸產品以消費類電子及數據中心服務器等需求爲主。

去年半年報顯示,中環股份已經形成了較爲完善的4-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生產線,產品覆蓋8英寸及以下化腐片、拋光片、外延片,12英寸拋光片及外延片,並持續拓展新產品。

截至去年年三季度末,中環股份已形成月產能8英寸65萬片,12英寸10萬片,預計年末實現月產能8英寸75萬片,12英寸17萬片的既定目標。

TCL科技加持

多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TCL科技入主後,中環股份無論在業務水平還是宣傳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管理方式變得更爲靈活,決策流程更直接。

中環集團此前爲國企,實際控制人爲天津國資委。2020年5月20日,中環集團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100%國有股權,徵集受讓方。TCL科技、珠海華髮和IDG財團當時均有意參與。

最終,TCL科技以125億元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進而持有中環股份25.55%的股份,爲最大股東。

TCL科技爲半導體行業龍頭,主要產品爲半導體顯示面板,應用於電視、顯示器、手機等下游。

成爲控股股東以來,TCL科技並不吝嗇對中環的支持。去年3月11日-3月17日,TCL科技控股的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津中環),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中環股份5855.28萬股,增持比例達總股本的1.93%。

當年3月24日-25日,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增持中環股份1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6%。

兩個月後,李東生再次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中環股份37.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1%。

去年三季報顯示,TCL科技通過天津中環持有中環股份約8.26億股,爲其第一大股東,比例爲27.23%。

TCL科技入主後,中環股份還進行了大手筆定增擴產。

去年2月,中環股份宣佈在銀川投資建設寧夏中環六期50 GW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預計今年開始投產。

當年4月27日,中環股份披露定增計劃,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不超過6.07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0億元,全部用於上述項目。

今年4月7日,中環股份及TCL科技與內蒙古自治區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達成合作,將在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中環產業城項目羣,總投資約206億元。

該項目規劃和建設內容包括產能12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半導體單晶硅材料及配套項目、國家級硅材料研發中心項目。

TCL科技也參與其中,預計將在資金端等方面給予中環股份一定支持。

今年1月,中環股份發佈回購方案,總額不低於3.55億元,不超過3.91億元,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與隆基的抗衡

作爲光伏硅片環節的老大和老二,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之間的較量定不會少。

硅片尺寸之爭是擺在明面上的較量。2019年,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先後推出規格爲166mm和210mm的硅片,兩者形成對峙局面。之後,又轉變爲182mm和210mm兩大硅片尺寸的對決。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CPIA統計,2021年,182mm和210mm硅片尺寸合計佔比,由2020年的4.5%迅速增長至45%,預計2022年其佔比將進一步擴大至75%,未來其佔比仍將保持擴大趨勢。

圖片來源:中國光伏協會

中環股份一直以來堅定210mm系列產品,且不斷推動大尺寸硅片。該公司還在去年底,新增了超大硅片218.2mm的報價;隆基股份則是182mm尺寸產品的“領頭羊”。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182mm”陣營裏的企業主要有隆基股份、阿特斯(CSIQ.US)、晶科能源(601778.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

“210mm”陣營裏的企業則包括中環股份、天合光能(688599.SH)、東方日升(300118.SZ)、協鑫集成(002506.SZ)等。

一位光伏行業內人士曾對界面新聞表示,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公司的老爐子較多,只能改到生產182mm尺寸的硅片。現下新上的爐子,大多以210mm尺寸及以上尺寸硅片爲主。

但截至目前,182mm系列產品仍是主流,210mm硅片佔比相對較小。

中環股份還倡導硅片薄片化。去年2月,該公司發佈《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議書》,指出因硅料價格持續上漲,計劃通過減薄硅片厚度緩解成本壓力。硅片薄片化有利於增加出片率,降低硅片成本。

無論是大尺寸還是薄片化,均存在碎片較多、良品率不達標的風險。這是中環股份未來面臨的挑戰之一。

根據雙方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公佈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環股份單晶硅片產能88 GW;隆基股份單晶硅片年產能達105 GW。

中環股份去年宣佈建設寧夏中環六期50 GW項目時預計,達產後其單晶總產能將達到135 GW以上。這意味着與隆基股份產能將不相上下。

隆衆資訊光伏分析師方文正稱,新產能還需要時間釋放,預計2022年-2023年間,中環股份產能有可能超過隆基股份。

據界面新聞了解,在硅片外售比例上,去年中環硅片已經超過隆基股份。

方文正對界面新聞表示,中環股份沒有一體化產能,隆基股份自身下游需求可以消化掉大部分自產硅片。

從光伏行業發展路徑上看,中環股份此前走的是專業化發展道路,隆基股份則是光伏上下游全產業鏈一體化的代表。這也是兩家公司最大的差異之一。

隆基股份同時建有相當規模的電池和組件產能。該公司此前預計,至2021年底,單晶電池年產能達到38 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65 GW。

中環股份對下游電池與組件也進行了研究開發,但顯然佈局不足。該公司此前披露,正在進行疊瓦3.0產線的組件和PERC 3.0電池技術的研發,其江蘇G12疊瓦組件項目產能實現6 GW;天津地區投建的G12高效疊瓦組件項目進入投產階段。

近期,中環股份開始延伸產業鏈,正式進軍硅料環節。

中環股份4月7日宣佈的200多億項目中,包含10萬噸顆粒硅產能,採用保利協鑫(03800.HK)的顆粒硅技術,這並非當前主流硅料技術。項目量產能否成功,還需要時間驗證。

今年以來,光伏板塊整體出現回調,中環股份股價也表現平平。該公司在二級市場的最好表現,出現在去年8月30日,最高股價達56.24元,市值最高達1665.68億元。

一年以來中環股份市值變化 圖片來源:同花順

截至4月18日收盤,中環股份股價爲41.14元;總市值1329.54億元,約爲隆基股份的三分之一。同日,隆基股份報收69.2元,總市值3745.76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