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依據階段性篩查結果,上海各區動態調整了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下簡稱“三區”)劃定。昨天,上海各區都在官網上公佈了新劃定的“三區”。細心的市民發現,相比此前公佈的名單,此次“三區”劃分更加精準:在同一個小區內,可能同時存在封控區和管控區。

新民快評|“三區”動態調整後,更要加強自律

  圖說:金山區山陽鎮獲准線下經營統一標識。陶磊 攝

  “三區”劃分不斷優化細化,有助於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在昨天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透露,上海新劃定的封控區16650個,涉及1187.8萬人,比之前首次劃定的減少了400多萬人;管控區13304個,涉及448萬人,增加人數超過200萬人;防範區28075個,涉及785.6萬人,增加人數超過200萬人。

  “三區”重新劃定,並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和手勢就可以放鬆。防範區不是“放飛區”,管控區、封控區更不是,要繼續實施嚴格的社區管理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集聚。目前一些區還出臺了“防範區”的提級管理公告,像靜安區昨天發佈的公告中就提出,“防範區”參照“管控區”管理。要求居民“不出小區”,原則繼續居家,不聚集、不扎堆,外來人員不進小區,每家每戶在限定時間至小區指定區域無接觸式取用配送物資。

  守好社區的“小門”,爲的是早日敞開“大門”。“三區”動態調整後,對於其中的居民來說,必須時刻注意規範自己的行爲,不讓病毒有可乘之機。特別是對於從管控區調整爲防範區的居民來說,並不意味着就可以自由“放飛”了,而應儘量在居住小區內活動爲主,確需外出的,可在防範區所屬街鎮內活動,不要到封控區和管控區,並且落實好一週2次抗原檢測,提倡核酸檢測願檢盡檢。

  對於同時有封控區和管控區的小區居民來說,要做好不聚集、不扎堆,特別是對於管控區的居民來說,在小區活動中,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千萬不要到封控區的樓層串門,並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堅持必將勝利。只要我們每個人再堅持一下,更自律一些,全力配合自己所在區域的防疫措施,一起再咬咬牙、加把勁,定將迎來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最終的勝利。

原標題: 新民快評|“三區”動態調整後,更要加強自律

值班主任:高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