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0日訊(編輯 木子),曾經的10倍股、當前總市值超3000億元、被譽爲“光伏茅”的隆基股份今日股價跌超6%,再創年內新低。拉長時間看,自去年11月曆史高點至今最大跌幅已近四成

隆基股份盤後發佈澄清公告,對於媒體報道中的“董事長減持1960萬股未公告”,公司表示,董事長鍾寶申是因家庭財產分割辦理了證券非交易過戶業務,並非賣出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非交易過戶,就是不通過交易的形式,使股票的所有權在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完成過戶,主要包括繼承、向境內慈善組織基金會捐贈、離婚情形下財產分割、法人資格喪失和私募資產管理所涉證券過戶等情形。

根據公告,本次變動後,鍾寶申持有公司股票數量爲7025.6萬股。去年三季報顯示,鍾寶申持有8985.6萬股,佔總股本的1.66%,本次過戶的1960萬股約佔其持股比例的21.8%。按照4月6日的收盤價68.6元/股的收盤價估算,過戶股份市值達13.45億元。

盤後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9.11億元背景下,隆基股份仍舊被外資拋售,當日淨賣出額達0.88億元,而昨日淨賣出額1.64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隆基股份近期還遭到了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的減持,但仍位列其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本月初隆基股份公告稱,被取消了在雲南省享有的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自2021年9月1日起,公司全部用電價格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方式形成,直接與電網企業結算。公開數據顯示,隆基股份在雲南已投產的切片產能佔公司總產能的54%。

有研報指出,執行新電價後,隆基股份硅片成本將從2-3分/W上升至3.5分/W左右,考慮到15%的所得稅,或降低盈利0.9分/W,這一影響顯然不小。今年二季度的財報出爐後,相信外界會對此有更詳細的瞭解。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股份至今尚未披露年報和一季報,根據預約時間,公司將於4月28日披露業績報告。光伏 “千億白馬”陽光電源前天披露年報,因Q4業績雪崩(淨利下滑近九成),股價近兩日下跌超30%。

從主營產品構成來看,隆基股份以硅片爲主的光伏產品佔比99.4%。

據CPIA和索比諮詢數據,2020年隆基硅片(產量口徑)全球佔比35%,而2021年第三季度,因受硅料緊缺影響,隆基下調開工率,二線企業擴產較多,依舊高價拿料,硅片格局惡化。由於單晶硅片技術擴散和外溢,隆基與其他企業盈利差距收縮,較二線企業的毛利優勢從2019年的9%降至5%。

天風證券孫瀟雅認爲,假設未來幾年硅片環節均處於低盈利狀態,憑藉需求增長和公司市佔率的提升,硅片業務還可保持增長;考慮到最悲觀的情況,是需要 “以量補單位盈利”,即 22-25年硅片市佔率40%提升到45%,則對應21-25年外售硅片盈利基本不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N型硅片對品質要求高,二線廠商需要學習時間,因此未來實際盈利或好於預期。

目前隆基在N型電池組件(包括TOPCon、HJT、IBC等)方面已經做了較爲深入的研究,今年以來在下一代電池技術的佈局和研發消息頻頻。3月31日,隆基股份宣佈公司研發團隊在M6全尺寸(274.5c㎡)單晶硅片上創造了無銦HJT電池25.4%轉換效率的新世界紀錄。公司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新電池技術約在四季度實現量產,爲行業注入創新發展新動能。

近期隆基股份公開環評報告,建設項目爲隆基西鹹中央研究院一期1200MW中試項目,用到激光切割機、制絨清洗機、PECVD、PVD、絲網印刷機等設備,被認爲此次建設產能是HJT技術路線。分析人士認爲此次中試線將爲公司未來HJT量產線擴產奠定重要基礎。

東吳證券曾朵紅等分析師在3月10日發佈的研報中表示,基於硅料價格上漲、硅片競爭激烈、產業鏈博弈濃厚,下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1-2023年歸母淨利潤爲92.9/142.2/190.4億元(前值爲110.3/152.4/204.4億元),同比增長8.61%/53.05%/33.9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