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一集

原文:情显机现也。

译文:情感显示,心思就会暴露了。

释评:封建专制时代,做官首先要知晓官场的忌讳,倘若不明“官讳”,不守“禁忌”,其人便深陷危难了。封建官场人心险恶,一个人如果不加防范,随意显示真情,那么就会暴露心底的秘密,而为对手所利用。情感是要有所隐藏的,心思是不能轻易让人看破的,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

2.《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二集

原文:情隐人秘也。

译文:情感隐藏,其人就会神秘了。

释评:封建专制时代,为官者为了树立权威,总是极力把自己的一切隐藏起来,故作神秘,迷惑世人。特别对心怀野心的人而言,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意,表面上更是极尽虚伪。隐藏情感是成就大事的必要手段;使自己神秘起来,人们便会敬畏自己了。强权不能使所有人屈服,只知打压难全其事。

3.《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三集

原文:逢凶不怒。

译文:遇上恶人不要发怒。

释评:封建官场的恶人是很多的,和他们抗争,要运用智慧,而情感冲动只会使自己受困。面对凶恶之人,要保有平和的心态,他们纵是猖狂已极,也是不能长久的。把愤怒写在脸上,心中难以平静,这不是整治恶人的良策,如果依此行事,那么失败的一定是自己了。让恶人无所察觉,出手才是最有攻击力的。

4.《官讳经》之《情讳卷》第四集

原文:遭忌勿怨。

译文:遭受猜忌不要责怨。

释评:有才能的人免不了为人猜忌,这是封建官场不能根除的恶疾,为官者必须坦然面对。封建当权者从来不会真正信任他人,他们的私心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责怨当权者是无用的,更是招祸的,相反,不发怨言却是高明的对策。封建当权者并不惧怕人们的怨恨,迷惑他们才是聪明的选择。

5.《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五集

原文:困用小人。

译文:困境中要利用小人。

释评:为了摆脱困境、解救危难,适当做些改变和妥协是必要的。人们虽然憎恶小人,但不可只以自己的好恶行事,在任何时候都拒绝与小人交结。小人是最好利用的,在困境中利用他们,并不会损害自己。心中和小人划清界限,外表上的东西不必认真,在此,人们要顾全大局了。

6.《官讳经》之《情讳卷》第六集

原文:顺恕君子。

译文:顺境中要宽恕君子。

释评:君子都是不善媚言的,他们勇于指出人们的缺失,却不会投其所好。身处顺境,当权者最易狂安自大起来,如果他们不肯虚心接受君子的谏言,那么后患就会显现。宽恕君子的“冒犯”和“不敬”,这是明智当权者应有的态度,他们不会暴跳如雷,更不会耿耿于怀。容不下君子的当权者难有英名。

7.《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七集

原文:理不压众。

译文:有理也压制不了众人的意见。

释评:封建官场缺少公平和正义,一个人纵是真理在手,一身正义,只要众人群起而攻之,他也是寸步难行的。正直之人是孤独的,他们忧国忧民,得到的却是不合理的待遇。在封建官场,一路畅通不能依靠有理,那种自持有理便坚持抗争的人,终会被当权者抛弃。封建当权者自身不正,自不会给他人公道了。

8.《官讳经》之《情讳卷》第八集

原文:勇非无忌。

译文:勇敢不是做事毫无顾忌。

释评:为官者不能只凭胆量在官场上打拼,勇敢不是简单的任性而为,应该是有所顾忌和收敛的。封建官场制约人们的因素很多,敢想敢干不能如愿。真正的勇者不会只在声势上强调夺人,他们更会在处世方法上追求低调与稳妥。只要在目标上不舍不弃,其人就堪称英勇了。

9.《官讳经》之《情讳卷》第九集

原文:懦者改志。

译文:怯懦的人会改变志向。

释评:改变志向来迎合世俗,这是怯懦无骨的表现,不是真君子的风范。封建官场尽管是残酷的,但放弃人生的崇高理想,甘心堕落,仍是让人鄙视的行为。遇上挫折和磨难,不该失去信心,倘若因此全然改变,不计是非,就会走上恶路了。彻底屈服意味着一个人难有作为。

10.《官讳经》之《情讳卷》第十集

原文:智者改策也。

译文:有智慧的人会改变策略。

释评:封建官场虽然忌讳甚多,但还是可以用智慧来应对的。那种为此失去做人原则的人,实是愚顽之辈。改变策略要求人们见机行事,不做单一的正面对抗,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任何难题都不难化解。有智慧的人善于改变策略,他们不拘于定式,不使人生畏,如此,他们就不会被人拒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