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5日,在白宮記者會上,白宮新聞祕書珍·普薩基承認,美國上屆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

受能源和食品價格飛漲、供應緊張和消費者需求強勁等因素影響,美國3月份通脹率同比飆升至8.5%,創下1981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物價飛漲,通脹率已連續六個月超過6%,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平均目標。

當地時間22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採取措施削減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值得考慮”,這樣做可能會產生“理想效果”,幫助美國人緩解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美國國家安全副顧問達利普·辛格上週四在出席活動時也表示,削減對自行車或服裝等“非戰略性的中國商品關稅可能有助於遏制通脹。

在25日的白宮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上述兩人的表態,詢問白宮是否已經採納了相關建議以及進展如何。

“上屆政府實施的一些關稅沒有戰略性,反而提高了美國人的成本。”普薩基回應稱,特朗普政府時期在消費價格飆升的情況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拜登政府正在仔細研究這些關稅對通脹產生的影響。

普薩基稱,目前沒有關於關稅削減的最新消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仍在審查前任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但她明確表示,目前的高通脹率是正在討論的一個因素。

她聲稱,此次審查還着眼於更大的問題,比如所謂“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行爲”,以及關稅對就業、工資和美國競爭力的影響。

美國政客網站的報道指出,儘管耶倫、辛格先後釋放削減關稅信號,但這場討論中有一個關鍵人物缺席了——美國政府的貿易代表戴琪。報道稱,這可能是因爲她似乎不同意(削減關稅)。

政客網站稱,戴琪上個月對衆議院籌款委員會表示,現在取消關稅將使美國在與中國的談判桌上失去主動權,並且對對抗通脹沒有太大幫助。上週四,她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對關稅政策繼續保持沉默。

有分析指出,一邊面臨日趨嚴重的通脹難題,一邊卻擔心削減關稅會降低遏制中國的力度,美國政府心態十分扭曲。

路透社報道稱,隨着能源、食品和其他主要商品價格上升,引發越來越多公衆的不滿,拜登的支持率正在下降,這可能會讓民主黨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失去優勢微弱的國會多數席位。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Chad Bown)表示,普薩基的表態進一步抬高了外界對拜登政府削減關稅的預期。這一舉措還可能導致拜登政府推動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國內的緊張局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