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在炒作“中所安全協議”以後,美國和澳大利亞想到了一個“牽制中所條約”的新目標——加強澳大利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關係。

據澳大利亞《悉尼晨報》4月27日報道,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稱,美國希望擴大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安全合作。此外,澳大利亞政府消息人士證實,幾個月來,澳大利亞也一直在尋求加強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安全關係。

《悉尼晨報》稱,澳大利亞希望加強巴布亞新幾內亞關係還涉及本國選舉議題,因爲莫里森所在的自由黨的澳大利亞工黨互相就澳大利亞與南太平洋國家的關係互相指責。在此前中所簽訂安全協議後,工黨指責自由黨“對華軟弱”,並也設立了加強與太平洋島國外交及軍事交流的議程。

康達26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代表團上週會見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詹姆斯·馬拉佩(James Marape)及其國防部長,兩國官員將在未來幾個月進行進一步討論。他說:“雙方都希望確保我們採取具體步驟來擴大我們的安全。”

當下,美國和澳大利亞繼續炒作中所協議,美國政府當地時間4月22日派遣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率團訪所,聲稱“美方將對中國在所建立永久軍事存在的任何舉措進行重大關切,並做出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24日,莫里森宣稱,中國在所羅門羣島的軍事基地將成爲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紅線”。但莫里森並未透露如果“紅線”被越過,將如何作出回應,但他還同時表示,這不僅是澳方政府,也是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的“共同擔憂”。

康達在25日回應了有關莫里森“紅線”的言論,當被記者問及他是否對“紅線”言論感到合適,以及如果中國在所羅門羣島建立基地,他是否會排除美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時,康達表示,他不願進行猜測。

他說:“我們已經表示,如果這些事件真的發生,美國將作出相應的反應。我認爲,我最好就這麼算了,不要去猜測會發生什麼。”

《悉尼晨報》稱,莫里森政府希望加強與巴布亞新幾內亞關係主要是因爲這是一個選舉議題。

距5月21日澳大利亞大選日越來越近,莫里森所在的自由黨的澳大利亞工黨互相攻訐,莫里森指責工黨“對華軟弱”,而工黨領導人德安東尼·艾博內斯(der Anthony Albanese)抨擊莫里森沒有采取足夠的行動加以制止中所協議,同時也沒有增加對太平洋地區的援助支出導致了這些島國投奔中國、

爲了炒作議題,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6日報道,工黨當天宣佈“新太平洋計劃”,主要內容包括促進澳與南太島國的外交和軍事關係,以及通過增加預算應對氣候變化等。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黃英賢26日在講話中宣佈了針對太平洋地區的一攬子計劃。

工黨表示,如果該黨執政,將增加對太平洋地區5.25億美元的對外援助,同時建立一種新的“太平洋接觸簽證”,旨在提高永久居留權,新簽證將允許該地區每年3000人移民澳大利亞。

彭博社26日報道稱,多家最新民調顯示,莫里森領導的執政聯盟支持率繼續落後於工黨。《澳大利亞人報》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工黨以53%的支持率領先執政聯盟的47%。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所安全合作基於相互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是兩國主權範圍內的事,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公開透明,合理合法,無可指摘。所謂中國在所羅門建立軍事基地的說法,完全是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出來的假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