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彭孝軍院士:我國化工產品越佔全世界四成,精細化工率近五成

“隨着世界化學工業向亞洲轉移,中國化學工業和精細化工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4月27日,在“2021精細化工產業峯會暨中國精細化工百強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院長彭孝軍表示,目前我國整個化學工業產品佔全世界40%左右,精細化工率達50%。

會議發佈了“2021中國精細化工百強”名單,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龍盛,600352)、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新和成,002001)、河北誠信集團有限公司、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石藥集團,01093.HK)、安道麥股份有限公司(安道麥A,000553)、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化學,600309)等企業位於前列。

全國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行業協作組常務副理事長陸險峯表示,2021年中國精細化工百強企業的產品類型涵蓋了精細化工產品分類的所有大類,相比往年,今年增加了軍民融合企業,比如中國北方化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化研究院集團),位列百強榜第22位。

陸險峯表示,2021中國精細化工百強評選是基於2020年的數據,其中山東、江蘇和浙江是上榜企業集中的省份。上榜企業的2020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爲67億元,同比增長4.8%;平均研發投入(研發費用佔主營收入的比例)爲4.52%,同比增長0.38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爲29.9%,同比略有增長(2019年爲29.8%)。

他建議,精細化工企業應該繼續加強創新研發;加強信息研究,建議企業藉助內外部信息資源和渠道,研究“十四五”期間的精細化工行業發展方向和熱點;借鑑百強企業在綠色發展、安全生產、創新升級、全球佈局,包括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進行實踐。

經過30多年發展,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仍面臨精細化工率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企業普遍規模小而分散,生產技術水平普遍較低,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等問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斌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精細化工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彌補我國精細化工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要從技術創新、綠色發展、本質安全等方面發力。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精細化工是我國石化行業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我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與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相比,無論是整個行業的精細化工率還是產品結構都存在明顯差距。

傅向升表示,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在於專與精,不要盲目追求規模,應重視差異化、效益和競爭力。他建議,精細化工企業要注重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把質量水平和企業效益放在第一位,認真研究並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關鍵是研究“專精特新”的要求和“小巨人”的條件,立足自身特點,突出自身優勢,把自己做強做精做優。

以下是2021中國精細化工百強名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