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 趙覺珵】“4月26日,美‘桑普森’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並公開炒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全程跟監警戒。”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27日對美方在涉臺問題上的最新挑釁行徑發出嚴正警告。美國軍方再次打着所謂“航行自由”的旗號炫耀武力、尋釁滋事的同時,一些美國政客繼續借烏克蘭危機鼓吹“兩岸軍事衝突論”,充滿算計地“擔憂”稱,若大陸“攻下”臺灣並控制其半導體產業,全球都將受到負面影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宣稱,美方將確保臺灣擁有抵禦任何“潛在侵略”的必要手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對此反問道,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明確表示奉行一箇中國政策,“既然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又何來大陸‘侵略’臺灣一說?”

今年第三次

據臺灣“中央社”27日報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聲稱,“桑普森”號導彈驅逐艦26日過航臺灣海峽,這是根據國際法在國際水域進行的一次例行活動,展現所謂“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報道介紹稱,“桑普森”號驅逐艦是“亞伯拉罕·林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羣的一員。4月中旬,“林肯”號航母駛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引發高度關注,這是美國航母時隔4年5個月再次進入該海域,它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了聯合演習。據“美國之音”報道,“林肯”號日前在菲律賓海活動。聯合新聞網27日說,這是美國軍艦今年第三次過航臺灣海峽,上一次是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於2月26日展開了此類活動。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我們絕不允許也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干涉,”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美方應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要再做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升級臺海局勢緊張的事情。”

上海外國語大學臺灣問題學者、上海市臺灣研究會理事文少彪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華盛頓試圖將軍艦過航臺海常態化、公開化,加劇臺海局勢緊張和“臺獨”冒險主義,進而利用不斷升溫的臺灣議題爲民主黨在接下來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加分”。

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稱,美軍艦過航臺海後,解放軍軍機於27日一早進入臺所謂“西南空域”。臺“國防部”的數據顯示,解放軍軍機今年累計進入臺所謂“空域”76天,涉及338架次。

美向“臺獨”發出錯誤信號

美國政客正持續操弄臺灣議題。在26日舉行的聽證會上,前不久竄訪臺灣的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聲稱,若大陸“攻下”臺灣,它將控制全球90%的高端半導體制造,世界將“陷入苦難”,同時對其他國家發出不利於美國影響力的信號。布林肯對此回應稱,美國正與日本、荷蘭、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採取關鍵措施,確保最高端半導體技術不會轉移到中國大陸,或讓後者沒有技術來生產它們。

美國政客爲何要炒作半導體話題?文少彪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俄烏衝突令各國更加意識到,現代戰爭背後同樣存在芯片和算力的運用與較量。美國密切關注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所謂安全問題,其根本目的在於干擾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相關合作,他們擔心人才和技術出現不可控的流動,進而削弱美國的軍事優勢。

據“中央社”報道,布林肯26日聲稱,美方將確保臺灣擁有一切必要手段,以能夠抵禦任何“潛在侵略”,包括如果大陸“單方面破壞維持數十年的現狀”。共和黨參議員裏施煽風點火稱,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安全援助“太晚了”,“我們不能對臺灣犯下同樣的錯誤”。布林肯提到,自2017年以來,美國對臺軍售共計近200億美元。

對於美方有關言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強調,美國領導人多次表示不支持“臺獨”,同時美方又持續對臺出售武器、開展對臺官方交往,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背信棄義不僅會把臺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島內對美國“協防”態度發生“戲劇性轉變”

多數島內民衆也警惕美國操弄臺灣議題。“臺灣民意基金會”26日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若兩岸爆發衝突,54%的受訪者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颱灣”,比相信的受訪者高18個百分點。臺灣“風傳媒”引述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的話稱,自2020年9月以來的4次民調顯示,島內對美國是否派兵“協防”的態度出現“戲劇性轉變”,多數人對此“信心崩潰、期望破滅”,產生如此影響的最重要單一因素就是俄烏衝突。

中時電子報日前刊文稱,美國近期就臺灣問題對大陸發出的各種警告近似恫嚇,這種用言行刺激大陸的做法試圖將臺灣人拉入戰爭之中,以此“拖住”大陸。俄烏爆發軍事衝突後,臺灣民衆應該能看清美國政客虛情假意的真面目,清楚感受到他們製造兩岸對立的漁翁企圖。《旺報》的一篇社論強調,“一旦對和平麻木,只聽信政客操弄戰爭、想定戰爭、模擬戰爭,而不想定和平與模擬兩岸和平,纔是弱者的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