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媒文章:烏克蘭危機與歐亞大陸爭奪戰

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道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26日發表題爲《烏克蘭與歐亞大陸爭奪戰》的文章,作者爲揚·克里克。文章指出,美國仿照阿富汗腳本,向烏克蘭投入了數億美元軍事援助,並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俄羅斯的反應。布熱津斯基在阿富汗如願以償,他的門徒則在烏克蘭如願以償。全文摘編如下:

柏林牆倒塌30年後,歐洲正在深處前蘇聯腹地的烏克蘭豎起新的鐵幕。

距離柏林2000公里的烏克蘭東部邊境位於莫斯科以東僅一個經度距離的地方。1943年,阿道夫·希特勒的軍隊曾改變了這一邊界,把它移至頓巴斯地區以外。

發生在東歐的衝突準確地體現了英國地緣戰略家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書寫的腳本。他的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曾預言了一場爭奪“世界島”(即歐亞大陸)的戰役。

麥金德提出“心臟地帶”理論

麥金德說,世界島的中心是“心臟地帶”,即從東歐到西伯利亞的區域。麥金德稱,在西方海權鞭長莫及的情況下,這片區域是“陸權的終極堡壘”。他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一書中寫道:“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世界。”

麥金德是在英國還統治着現已成爲話柄的海洋時提出“心臟地帶”理論的。與實力不相上下的殖民大國葡萄牙、荷蘭和法國一樣,英國的國力基於海軍力量。但麥金德斷定,鐵路可以改變全球戰場。海洋列強擁有出其不意的優勢,而使用鐵路的陸地大國則擁有速度優勢。

麥金德劃定的“心臟地帶”是一片人煙稀少的地區。幾個世紀以來,該地區曾被匈奴人、蒙古人和突厥人以及滿族人所控制。蒙古人曾征服“心臟地帶”的大部分區域,但從未征服過其邊緣地區,即世界島的沿海區域。

無獨有偶,海洋列強也從未征服過“心臟地帶”。這片區域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然防禦體系——北有北極冰原、東南有戈壁和蒙古沙漠、南有喜馬拉雅山脈、西有扎格羅斯和喀爾巴阡山脈。

通往“心臟地帶”的唯一不受阻礙的路徑是延伸進入波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德國北部平原。麥金德認爲,德國擁有主宰“心臟地帶”的潛力——但他不可能知道納粹德國會試圖同時攻克西面的海洋列強和東面的陸地強國蘇聯。

在三次遭到來自西面的入侵後,蘇聯在東歐豎起了一道鐵幕。隨後的冷戰穿插了發生在朝鮮、越南、塞爾維亞和阿富汗的代理人戰爭——這些國家都處在世界島的外圍。

美欲將俄拖入烏克蘭泥潭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外交政策的設計師是吉米·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布熱津斯基是擁有烏克蘭-波蘭血統的狂熱反共人士,他曾說服卡特支持與阿富汗政府作戰的伊斯蘭叛亂者。

1979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啓動了其有史以來所執行過的最昂貴的祕密行動“旋風行動”。該行動的經費額度始於1979年中期的69.5萬美元,但到1987年達到了6.3億美元。中情局最初提供的是古董級的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到1986年,阿富汗抵抗力量收到了“毒刺”地對空導彈。

在後面的幾年裏,布熱津斯基聲稱“旋風行動”意在挑起蘇聯的干預。他說,蘇聯人將會有他們自己的“越南”。這一策略奏效了,在打了一場10年的戰爭後,蘇聯鎩羽而歸。

布熱津斯基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的作者。這本1997年出版的地緣政治著作是以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爲藍本的。布熱津斯基聲稱,美國只有阻止了世界島上出現一個單一強國,才能保持全球霸權。

布熱津斯基學說在美國外交政策界仍然具有影響力。他的門徒羣體——其中包括烏克蘭移民後代、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在美國國務院擁有強大的發言權。

2014年,在基輔獨立廣場抗議活動進行得最激烈的時候,俄羅斯情報機構曾竊聽到紐蘭與時任美國大使傑弗裏·派亞特之間關於組建烏克蘭新政府的通話。作爲她在執行美國戰略政策過程中藐視歐洲的證明,人們聽到她對大使說“去他媽的歐盟”。

在獨立廣場運動之後的幾年裏,美國仿照阿富汗腳本,向烏克蘭投入了數億美元軍事援助,並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俄羅斯的反應。布熱津斯基在阿富汗如願以償,他的門徒則在烏克蘭如願以償。

烏克蘭危機加劇秩序分裂

把歐洲從歐亞大陸切割出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它很可能將影響21世紀。麥金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鐵路成爲對海洋列強的威脅,不僅在軍事方面,而且在商業方面。這使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被置於美國決策者的瞄準器中。

“一帶一路”倡議原本會把世界島變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區域。只有通過煽動沿途的動亂和不穩定以及挑戰主要參與者才能對其加以制止。在烏克蘭之後,臺灣很可能成爲布熱津斯基主義者的下一個目標。

西方已在道義上把自己與俄羅斯以及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進行了隔絕。這個三角關係對於塑造21世紀將發揮關鍵作用。

對於俄羅斯的反對者來說,烏克蘭危機發生的時機再糟糕不過了。美國、日本和歐盟正在艱難應對與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同時出現的前所未有的債務水平。在不引發破產潮甚至主權違約的情況下,提高利率不可能使高企的通脹得到馴服。

一些經濟學家預言,烏克蘭危機將導致作爲西方軍事力量支柱的美元-歐元體系統治地位的終結。擁有近40億人口的亞洲將形成一個平行的金融系統,並減少對西方的依賴。這種場景或許不可避免,但麥金德會對西方加速自身衰落的方式感到驚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