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袁佩儀

4月26日,北歐和歐盟成員國保加利亞和波蘭拒絕了俄方關於使用盧布而非歐元支付天然氣的最後通牒。27日,俄羅斯暫停了對保加利亞和波蘭的天然氣供應,並同時停止向波蘭供應石油。俄方還表示,若波、保兩國未經授權抽取過境天然氣,俄羅斯將減少對第三國的天然氣供應量。

早在3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便宣佈,歐盟成員國和其他對俄採取制裁措施的國家需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此法令4月1日起開始生效,不以盧布付款的國家將被俄視爲違反天然氣合同。

外媒刊文指出,此次波、保兩國的“斷氣事件”,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方面對西方重重製裁所做出的最嚴厲的回應,標誌着“俄羅斯與西方的經濟衝突顯著升級”。

俄否認此舉爲“敲詐”

歐盟成員國於27日當天便舉行了緊急會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譴責俄羅斯此舉是利用天然氣進行“敲詐勒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於27日晚些時候發表講話稱,俄羅斯已將天然氣視作對歐洲進行“政治勒索”的武器。布魯蓋爾(Bruegel)智庫高級研究員塔利亞彼德拉28日對美聯社表示,他認爲俄羅斯此舉是想讓四處尋找能源的歐洲國家“彼此對立”。

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回應稱,這一舉措是“對西方盜竊俄羅斯外匯儲備的回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道,俄方駁斥了任何有關“敲詐勒索”的指責。佩斯科夫指出,俄羅斯大量外匯儲備遭西方制裁凍結,才轉而使用盧布支付系統,且俄方早在3月23日新法令出臺後就告知了天然氣買方新的付款方式,絕不存在“勒索”一說。

波、保兩國爲何“首當其衝”?

爲何會先是波蘭和保加利亞?俄羅斯此舉引發了外媒的猜測。英國《衛報》28日報道稱,俄羅斯意在“從兩種不同類型的對手身上,測試俄方能源武器的效應”,在其他有着類似處境的國家面前“殺雞儆猴”。

美聯社在28日的報道中分析稱,俄烏衝突爆發後,波蘭就一直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之一,且波蘭一直是西方各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主要門戶,本週波蘭就證實其將向烏克蘭運送坦克。事實上,在此次俄羅斯宣佈採取“斷氣行動”的幾個小時之前,波蘭就先一步宣佈對俄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及其他俄羅斯企業實施了一系列新制裁。

至於保加利亞,其在2021年秋天新上臺的自由派政府領導下,切斷了與俄羅斯的許多舊日聯繫,參與了西方國家的對俄製裁,北約也在保加利亞黑海海岸的基地駐紮了戰鬥機。

西方國家伸援手

據路透社27日報道,希臘於27日表示,將向保加利亞提供天然氣方面的幫助。據悉,希臘每年30%以上的能源需求來自俄羅斯,其與俄方的合同有效期至2026年。

希臘能源部的一名官員向路透社表示,保加利亞已經從希臘預訂了一批液化天然氣,並將通過希臘雅典附近的液化天然氣終端運送。此外,據一名接近此事的希臘消息人士稱,希臘政府可以使用一種“從前使用過的機制”,幫助保加利亞獲得“土耳其溪”輸送的天然氣,這條管道將俄羅斯的天然氣經由黑海輸送至土耳其,隨後輸送至希臘與保加利亞。

27日下午,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在與能源部門代表召開了緊急會議之後,其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希臘預計自身能源供應不會出現任何中斷,並表示將在“5月的最後10天”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付款。然而,對於應當如何支付這筆款項,即是否遵循俄方規定,使用盧布支付等問題,希臘方面尚未闡明。

與希臘陷入同樣困境的還有歐盟各成員國,即使他們均對俄方此次“斷氣”行爲表示譴責,但歐盟各成員國大使紛紛要求歐盟委員會行政部門就“向俄羅斯天然氣方輸送歐元是否違反制裁規定”等問題提供更清晰的指導。

根據《衛報》27日報道,歐盟委員會曾表示,歐盟各成員國若遵循俄方要求採用盧布支付,則會違反歐盟的制裁。然而,根據俄方要求,購買方可以用歐元或美元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支付款項,然後再兌換成盧布。理論上,這仍將違反歐盟制裁要求。但上週歐盟委員會表示,可以對合同進行調整,使其符合規定。

波、保謀劃新出路

面對俄羅斯的“斷氣”,波蘭和保加利亞兩國表現出“臨危不亂”的態度。

據歐洲新聞網(Euronews)27日報道,波蘭氣候與環境部長莫斯克瓦(Anna Moskwa)聲稱,波蘭一直在爲出現“俄方斷氣”這樣的情況做準備。她強調,波蘭現在的天然氣儲備佔總容量的76%,且諸如“波羅的海管道”等能源基礎設施與其他國家相連,波蘭“完全能夠放棄來自俄羅斯的供應”。

據悉,從挪威出發,途經丹麥,向波蘭輸送天然氣的“波羅的海管道”因工期拖延,目前尚未完工。該項目預計於2023年1月1日開始全面運營,每年可向波蘭輸送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約佔波蘭總消費量的一半。

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煤炭在波蘭能源結構中所佔比例略高於40%,其次是石油(約30%)和天然氣(約18%)。然而,波蘭生產的能源還不到其能源需求的一半(46%),該國生產的煤炭約佔其消耗的80%,生產的天然氣和石油僅佔其消耗的20%和3%,其餘部分均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據波蘭智庫“能源論壇”(Forum Energii)統計,波蘭大約一半的天然氣和近三分之二的石油進口自俄羅斯。

雖然這些數字很高,但仍比幾年前低很多,當時波蘭大約80%的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

相較於波蘭,保加利亞在此次“斷氣事件”後的處境看起來“更加脆弱”。

據歐洲新聞網稱,保加利亞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保民主研究中心能源和氣候項目主任弗拉基米羅夫(Vladimirov)稱,保加利亞國內有東南歐最大的煉油廠——盧克石油內弗得希姆布爾加斯煉油廠(該廠歸俄盧克石油所有),該煉油廠加上保國內其他化肥廠、玻璃廠和石化生產商的天然氣需求佔該國總需求的三分之一。若沒有穩定和持續的天然氣供應,則不能排除保國內相關生產中斷的可能性。

根據弗拉基米羅夫的說法,保加利亞當下的天然氣儲備僅佔總容量的17%,“這意味着以目前每天400萬立方米的消耗速度,保加利亞(的現有天然氣儲量)無法滿足國內2到3周的需求”。

目前,保加利亞政府將希望寄託於正在開發的“IGB管道”,這條天然氣管道自希臘出發,通向保加利亞,且該管道還與從阿塞拜疆出發、途經格魯吉亞和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相連。和波蘭的“波羅的海管道”一樣,“IGB管道”無法在今年冬季來臨前投入使用。然而,當“IGB管道”的開發完成後,其每年將向保加利亞輸送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會對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安全產生“變革性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