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新消費日報4月28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4月27日晚,網紅概念股星期六發布公告稱,凡在2022年4月28日至2022 年5月6日期間淨買入星期六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產生的虧損,由張澤民和謝如棟予以全額補償;若產生收益,則全部歸員工個人所有。

簡而言之,作爲上市公司的星期六,其實控人和董事長將爲最近4個交易日內買入公司股票的員工做出“兜底”承諾,一年後若公司股票虧損則高管“包賠”,若股票上漲賺錢則收益歸員工。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能在市場低迷的行情下,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增持倡議一定程度上能增強投資者信心。

不過,股價能否上漲,更多仍是靠公司基本面實力,以及所屬行業發展趨勢。

市場低迷 星期六增持倡議提振股價

早在4月13日,星期六就曾發佈股票回購公告,在未來一年內,將出資1.5億元~3億元回購公司股票,回購價格最高不超25元/股,以價格計算本次回購股本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66%~1.32%。

在那份公告發出之前,星期六股價已較2021年9月的高位跌去52.75%,即便是此前公司回購股票也未能帶動股價明顯上漲。在鼓勵員工增持倡議發出的前一日,星期六甚至以跌停收盤。

而在增持倡議後,星期六股價表現搶眼。

4月28日開盤,星期六高開漲幅一度達5.94%,盤中回落,最終收漲1.27%,收盤價爲11.94元/股,總市值108.6億元。

不過,在此之前,星期六也曾一度低迷。

業務方面,自2009年上市以來,星期六因其主營的女鞋業務而被投資者熟知,巔峯時期公司在全國擁有數千家門店,市佔率可達4.5%,排名行業第六。但隨着電商的崛起,線下女鞋生意逐漸下滑。

隨着2017至2019年,公司先後收購包括遙望網絡在內的多家互聯網營銷公司,星期六開始關閉線下門店、賣掉女鞋供應鏈廠房,逐步轉型。

2021年,星期六在業績預告中稱,後公司將正式擺脫線下女鞋相關業務,僅保留品牌商標,正式轉型互聯網廣告營銷業務,甚至還表示正在佈局元宇宙、虛擬人、區塊鏈、AI智能業務。

星期六的轉型爭議仍未停止

然而不論是女鞋商標貼牌、互聯網廣告營銷還是“元宇宙”業務,市場始終持保留態度。

2021年女鞋業務計提了3.15億元壞賬後,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受線下渠道銷量低迷影響,該業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經營虧損,但同比去年已大幅收窄。

在庫存之外,2022年星期六女鞋業務基本只剩下商標授權,但該業務也不是“躺賺”。對比此前已轉型商標授權的達芙妮,在虧損6年後,2021年終於實現盈利5270萬港元。然而這並非通過“輕資產”運營實現的,而是通過出售土地獲得了1.1億元,彌補了其他業務的虧損。

目前,星期六“元宇宙”業務剛剛起步,雖然規劃頗多,但目前仍在研發籌備的“燒錢”階段,需要一段時間的技術積累才能看到成果。而從女鞋到“元宇宙”,星期六業務轉變幅度之大一度引來深交所問詢函。

4月上旬,星期六公佈了公司首位虛擬人“孔襄”的信息以及發展計劃,子公司遙望網絡將啓動數字資產新業務,在虛擬主播、數字資產庫、數字藏品等方面展開佈局。此舉向各方展示了自己“元宇宙”業務的決心,並非“蹭熱點”。

主營業務互聯網營銷似乎是星期六最後的“底牌”。

2022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公司仍能克服困難,相關直播電商實現GMV同比增長約60%,互聯網營銷業務利潤實現較大增長。最終,公司一季度扣非後淨利潤爲7500萬元~1.12億元,同比增長916.84%~1425.26%。

但該增長很難彌補2021年計提的上億元商譽減值以及其他虧損,在疫情的影響下,未來仍有計提大額商譽減值風險。

儘管市場對於該公司能否逆轉股價依舊持觀望態度,但不少股民卻直稱“仗義”。某股民交流論壇上,不少股民都在期待短期超跌後反彈,此舉爲重大利好,未來極有可能連漲。

但也有部分股民十分謹慎,表示2021年5月A股中順潔柔也曾提出“兜底”倡議,但最終因淨利潤持續下滑,不得不終止員工持股計劃,引來市場一片譁然。

從股價走勢來看,星期六雖然成功止跌,並出現兩日連漲,但是否能夠穩住淨利潤,最終兌現員工持股承諾依舊影響着未來股價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