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4月29日,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政策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祕書長商敬國表示,在頂層設計大框架保持穩定的同時,應該增加實務操作的靈活性,以實現個人養老金賬戶持有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終達到提升養老品質的目標。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初衷,是讓參與的人能夠在養老時拿到足夠的養老錢,保持相當品質的生活。因此,未來在操作性上,應該考慮儘可能採取更靈活的操作方式、技術手段來實現個人養老金收益的最大化。

商敬國表示,最近不管是全球金融市場還是國內資本市場,都出現了大的波動。長期資金有利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高質量發展。個人養老金便是最理想的長期資金來源,具有長期性、抗波動性等特點。在目前這種市場動盪的背景下,儘快積累大規模的養老金,顯得尤爲重要。

“個人養老金市場參與方很多,不同參與方應該各自發揮優勢,加強合作,共同做大市場。因此,協會層面、監管層面應該建立一個更有效的合作機制,類似聯席會議制,實時討論遇到的問題。”商敬國表示。

商敬國認爲,保險業的優勢是發揮長期的資產管理和長壽風險管理優勢。在歐美市場,投資連結保險和變額年金保險已經成爲主流,和養老金直接對接的產品越來越多是投資屬性越來越強的保險產品。“這一類產品的發展,我們要給予極大關注。保險行業也在積極召集公司研究產品形態,哪些更適合於個人養老金賬戶制,使得客戶體驗能更好,收益也更高。”

在籌資機制方面,他表示,簡單高效的籌資機制特別重要,希望自動加入機制儘快進入討論環節。“自動加入機制符合自願的原則,在歐美髮達市場已經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這種方式的引入,在局部區域試一試。如果等參與率和期望差別太大時再引入這個機制,可能失去了很好的發展時機。”

具體到個人賬戶的稅優限額,他提議,未來在操作上計算週期儘可能拉長。因爲有些人的收入並不是均衡的,收入波動性很大,如果每年只能拿12000元買個人養老金,參與積極性會大大降低。

“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目的是早積累、早收益,做長期投資。想要做到這一點,資金來源應該是長期的,積累期過於分散,實際上資金久期並不長。所以是不是可以考慮拉長資金週期,一個人退休前的年限乘以12000元,是他可以購買個人養老金享受稅優的總金額,他可以靈活地把錢放入賬戶裏。”商敬國表示。

對於非稅優資金能不能放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問題,他表示,目前的政策沒有提到這一塊,如果能加上的話,能大大提升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運行效率。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魅力,一方面是有稅收優惠,另一方面是長期限、高收益的特點。在競爭市場中,好的養老資產管理公司收益是相當高的,這是個人養老金最大的魅力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