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7.4%,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41.9%,較上月下降6.5個百分點;4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爲42.7%,較上月下降6.1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榮枯線之下,企業生產經營景氣水平下降幅度加大。

製造業PMI連續下降,市場需求繼續走低

4月製造業PMI指數爲47.4%,較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連續下降。

從製造業PMI指數的構成上看,5大構成項較上月均有所下降。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爲44.4%和42.6%,比上月下降5.1和6.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4月份,產需兩端降幅加大。本輪疫情點多、面廣、頻發,部分企業減產停產。企業生產明顯下降,市場需求繼續走低。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需求的減弱還體現在進口回落上,3月中國進口金額近20個月來首度負增長,4月進口PMI指數進一步回落4個百分點至42.9%,預示着進口可能繼續回落。

原材料庫存指數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至46.5%;從業人員指數較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至47.2%;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較上月下降9.3個百分點至37.2,除2020年2月疫情爆發初期之外,本月創歷史次新低。

由於物流運輸不暢,產成品庫存明顯上升,本月產成本庫存PMI指數升至50.3%,創2012年以來的新高。趙慶河表示,不少企業反映物流運輸困難加大,甚至出現主要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供應困難、產成品銷售不暢、庫存積壓等情況,上下游相關企業生產經營均受到較大影響。

在製造業PMI其他相關指標中,價格指數高位波動。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爲64.2%和54.4%,低於上月1.9和2.3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近期較高運行水平。

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上游行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超過70.0%和60.0%,相關行業原材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中下游行業成本壓力不斷加大。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爲48.1%,比上月下降3.2個百分點,也進入了收縮區間;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爲47.5%和45.6%,均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繼續低於臨界點。

溫彬表示,新出口訂單PMI指數環比回落5.6個百分點至41.6%,而近兩個月越南出口創新高,這種趨勢需要進一步關注。同時,除了疫情導致停工停產之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漲也導致企業面臨一定困難。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對澎湃新聞表示,在全球通脹壓力上升,能源商品市場波動劇烈環境下,國內需要對輸入通脹保持警惕,統籌防疫與復工復產,暢通國內生產、需求各環節。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走低

4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41.9%,低於上月6.5個百分點,非製造業經營活動總體繼續放緩。

分行業看,服務業PMI指數回落6.7個百分點至40%,爲歷史次新低;建築業PMI指數環比回落5.4個百分點至52.7%。

趙慶河表示,從行業情況看服務業,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9個位於收縮區間,其中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等接觸性聚集性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仍處於低位收縮區間;批發、郵政、金融等行業降至收縮區間,業務總量由升轉降。但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的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位於擴張區間,業務總量保持增長,保障了經濟社會的穩定有序運行。

建築業景氣度方面,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爲61.0%,連續兩個月位於高位景氣區間,且新訂單指數爲52.3%,延續擴張走勢,表明隨着部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土木工程建築業保持較快施工進度,對經濟社會恢復發展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尤其是近期有關部門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物流暢通保供,加大助企紓困等各項政策力度,有利於穩定市場主體信心,4月份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非製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保持在景氣區間。”趙慶河說,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政策效應顯現,企業預期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4月2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紮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溫彬表示,當務之急是儘快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一方面,要加大紓困力度,支持受疫情影響行業和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繼續做好能源保供穩價,確保交通物流暢通,提升企業接單能力,保障產業鏈安全穩定。另一方面,要全力擴大內需,進一步發揮基建投資對經濟的託底作用,有序促進消費恢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周茂華也表示,4月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繼續放緩,對二季度經濟表現構成壓力,對5、6月平衡防疫與產出提出高要求;國內需要在精準高效防疫情況下,適度加大託底政策支持力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