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

“當基金經理都開始談論Alpha收益(不和市場一起波動、與市場無關的收益)、而非Beta收益(跟隨市場波動的收益)時,就意味着能讓大家都賺錢的機會沒有了。”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種變化的出現,與A股今年以來的大幅回撤有關。而基金經理們尋找確定性收益的方式,就是“自下而上”選股。而每當市場表現不佳時,自下而上選股,就越來越多的出成爲公募基金的投資策略。從2021年四季度以來,這種情況也再次出現。

所謂自下而上選股,是指先看個股的基本面,如果因爲經濟環境不好而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就去觀察這隻股票所屬行業是否仍舊有前景,然後從產業面推測當經濟大環境的景氣度回升後,這隻股票的價格能否上漲;相較而言,自上而下是先觀察全球大環境的景氣度,然後從大環境中選擇目前熱門行業,再從中選出龍頭品牌,最後選出基本面優秀的股票。

“現在沒有系統性機會了,基金經理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選好股票,纔有可能在市場中跑贏別人。”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說道。

結構性行情消失與自下而上選股

通聯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市場共有633只公募基金的季報,在報告期內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提到“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而在2021年四季報中,出現這一說法基金共有770只。更在更早的2020年一季度,只有281只基金提及這一策略。

正是在上述期間,A股股市“牛熊轉換”,上證指數2020年一季度經歷一波下跌後,隨後開始震盪拉昇,最終在2021年二季度上揚到3731.69點的階段性最高點,隨後又開始一輪新的下行,並在今年4月25日快速跌破3000點大關。

與上漲趨勢一起消失的,還有板塊的普漲行情,其中以白酒版塊和新能源版塊最爲典型。

在疫情之下,白酒成了不敗“信仰”。從2020年3月16日開始,中證白酒指數就一路向上,2021年初之後的10個月左右,更是從6000點一直衝到20000點附近。

白酒的普漲行情,造就了一批因重倉“茅指數”而收穫頗豐的明星基金經理。然而,白酒板塊的走熊,同樣來得“猝不及防”。而從2021年2月10日始,至2021年3月15日爲止的19個交易日內,中證白酒指數下挫26.48%,並在之後的6月7日至8月31日再度下挫29.12%。

取代“茅指數”,成爲機構2021年新寵的是以寧德時代等新能源股票爲代表的“寧指數”。與白酒版塊類似,2021年新能源版塊的上漲,同樣成就了一批明星基金經理。

以2021年權益基金冠亞軍——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A爲例,華潤電力(00836.HK)、億緯鋰能(300014.SZ)、寧德時代(300750.SZ)、天合光能(688599.SH)等新能源、鋰電板塊企業,在今年三季度分別進入兩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隨後,新能源板塊的崩塌也與白酒股如出一轍。2022年年初以來,新能源各個板塊連續大跌,到4月27日,鹽湖提鋰、新能源汽車指數,相較於年初高點,累計跌幅均接近40%;光伏設備指數同期跌幅更是達到44%左右。

在此期間,板塊龍頭股跌幅更大。寧德時代則從年初的600元左右,跌到5月5日盤中最低的353元,累計跌幅亦超過40%,相較於2021年12月692原定歷史最高點,區間跌幅已經接近50%。而陽光電源、億緯鋰能等個股,近期的最低點,均較前期高位下跌60%以上。

與全市場、板塊走勢相對應,“自下而上”選股,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基金投資策略中。數據顯示,在趨勢性行情持續進行的2020年,一至四季度,提及自下而上選股策略的公募基金,分別爲281只、352只、374只、413只。

到了2021年一季度,由於出現市場較大回調,自下而上被更多基金提及。其中,2021年一季度共有518只基金提及。到了當年三季度,進一步上升到607只,並在四季度超過700只。

調倉換股成爲主旋律

和2020年、2021年的結構性行情不同,22022 年一季度,權益市場經歷了較大幅度的回撤,上證指數跌幅超 10%,滬深 300、中證 500 和中證 1000 跌幅在 15%左右,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和科創 50 等指數跌幅 更大。

按中信行業分類來看,在 30 個行業指數中,僅有煤炭、房地產和銀行三個行業指數獲得正收益,餘下27個行業指數均有不同幅度的回撤。

“當Beta收益消失後,獲取Alpha收益、比拼內功,即精選個股的能力,自然成爲各大基金管理人的‘制勝法寶’。”上述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權益基金經理並未因股市各個版塊大幅回撤選擇降低倉位。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研究數據顯示,從持股市值加權平均值來看,截止2022年04月29日,偏股主動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爲84.91%。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7.69%(較上週下降0.19pct),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4.96%(較上週上升1.13pct),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3.38%(較上週上升1.4pct)。

震盪市下,調倉換股成爲主旋律。

基金一季報顯示,相較於2021年末,2022一季度權益基金經理們對採礦業、房地產、農林牧漁和金融業配置佔股票投資市值比環比上漲;製造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配比下降明顯。

針對個股而言,紫金礦業和工商銀行分別在一季度被基金經理買入7.57億和7.24億股。買入居前的股票還有中國建築中國電力、廣匯能源、保利發展、農業銀行和遠興能源。以大小盤、成長價值維度來看風格板塊增配,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配置切向價值。

還有一些股票在去年四季度並沒有入選基金的重倉股,但在今年一季度期間被基金持續買入,新進成爲了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新進重倉股中市值排名第一的是晶科能源,持股總量超2.76億股。此外,恆源煤電、九安醫療和華特達因都處於公募基金新進個股市值前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