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6日訊(記者 吳昊)通過回購股份彰顯公司資本實力、提振市場信心,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的顯著動作,近期回購行動中上市券商的身影也多了起來。

WIND統計,截至5月6日,已有包括廣發證券、華創證券、天風證券、華泰證券等實施股份回購,累計已斥資超過3億元。

除華泰證券是因部分授予激勵對象已不具備激勵資格,需要回購註銷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之外,其餘3家券商則均在公告中表示,回購是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且將有助於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3月16日金融委專題會議之後,疊加系列利好政策的頻頻釋放,上市公司踊躍掀起一輪迴購潮。據WIND統計,截至5月6日,今年內已有498家上市公司累計回購規模超330億元,700餘家公司披露相關回購預案。這當中,僅4月至今就有274家上市公司已實施回購,合計規模109.59億元,400餘家公司發佈預案。

此外,滬深交易所也先後於最近兩日連續釋放相關舉措,支持市場主體增持回購。5月4日,深交所發佈《關於支持實體經濟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指出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票,支持大股東、董監高合規增持股份,增強市場各方信心。

5月5日,上交所也表示,正圍繞中國證監會專題會議工作部署,研究推進具體工作措施。其中就重點提到正在研究推動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等穩市行爲便利化,繼續支持鼓勵資管機構、人員自購,配合做好長期投資者入市工作。

廣發、華創已實施首次回購計劃

5月5日,廣發證券發佈的首次回購進展公告顯示,公司於當日首次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288.56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04%,最高成交價爲15.60元/股,最低成交價爲15.56元/股,成交總金額爲4500.44萬元(不含交易費用)。

根據廣發證券於3月30日審議通過的《關於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A股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擬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約爲2.03億元至4.06億元,回購資金來源爲公司自有資金,用途爲A股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回購實施期限爲自方案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即至2023年3月30日。

關於回購股份的目的,廣發證券表示,是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爲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公司的整體價值,確保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與廣發證券同樣於近日首次實施回購計劃的還有華創證券。

根據華創陽安公告,4月29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股份156.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0.09%,最高成交價爲7.79元/股,最低成交價爲7.58元/股,支付資金總額爲1198.35萬元(不含佣金、過戶費等交易費用)。

公告表示,本次回購股份由公司總經理張小艾於3月28日向公司董事會提議,並於4月2日經由董事會審議通過。

華創證券此番啓動回購計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近期公司股價波動較大。3月16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爲8.92元/股,低於公司2021年9月末每股淨資產(9.13元/股)。

華創證券表示,回購股份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維護公司價值及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在充分評估公司經營、財務、現金流以及股價等公司實際情況,經過審慎論證,公司決定實施股份回購,回購股份主要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另外,與多數公司回購資金來自於自有資金不同的是,華創證券的此番回購資金來源爲發行公司債券等合法籌集的資金。根據公告,本次公司擬回購的資金總額不超過4億元。

券商年內已累計斥3.19億回購

不僅上述兩家券商,今年以來,還有天風證券、華泰證券等上市券商也已實施相關股份回購計劃,原因也基本爲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維護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加投資者信心,以及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期激勵機制,爲股東創造長遠持續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加上前述的廣發證券和華創證券,今年以來上市券商共已累計斥資3.19億元用於回購股份。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4月底,天風證券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A股股份6778.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0.78%,購買的最高價爲4.01元/股、最低價爲3.48元/股,已支付金額2.53億元(不含印花稅、佣金等交易費用)。

記者梳理發現,在2021年10月29日公告回購A股股份方案後,天風證券到目前爲止已實施兩次回購計劃,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3月9日,彼時回購股份數爲3148.54萬股,支付金額1.12億元。前一次也是首次回購則在2021年11月3日,回購股份3630.16萬股,支付金額1.41億元。上述所涉支付金額均不含印花稅、佣金等交易費用。

華泰證券則主要是用於回購註銷部分A股限制性股票,起因爲此前的部分授予激勵對象已離職、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不再具備激勵對象資格。

3月31日,華泰證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用於本次回購的資金總額爲923.05萬元,資金來源爲自有資金;擬回購註銷的限制性股票合計106.10萬股,佔《激勵計劃》項下已登記的A股限制性股票的比例約爲2.33%,佔截至目前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爲0.01%,限制性股票的回購價格爲8.70元/股。

近500家上市公司掀回購潮

回購大軍仍在迅速擴容。據WIND統計,截至5月6日,今年以來共已有498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規模331.32億元。

有多達78家上市公司累計回購規模過億。其中,恆力石化、順豐控股、三六零、邁瑞醫療等今年來均已斥資10億元以上進行股份回購;另有正泰電器、用友網絡上汽集團美的集團等4家公司已斥資7億元以上回購。

主板公司一直是回購的主力軍。截至5月6日,今年內已有348家主板公司完成回購,累計回購規模達260.47億元,規模佔比爲78.62%;115家創業板公司累計回購規模達56.83億元,規模佔比爲17.15%。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今年以來已累計回購99994.45萬元,照此計算,僅此一家就佔去同期創業板公司回購總規模的近兩成。

此外,還有30家科創板公司累計回購規模達13.95億元;5家北交所公司累計回購規模674.07萬元。

同時,依照WIND預案公告日統計,截至5月6日,已有703家上市公司發佈推進股份回購的計劃,其中4月以來就有401家之多,佔比接近六成。僅5月5日一天之內,就有11家上市公司公告回購預案。

不過相較於此前近九成公司是爲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不同,5月以來公佈預案的11家公司中,有3家是出於市值管理的目的。

其中,東望時代在5月5日發佈的回購股份方案中提到,本次回購股份的目的是爲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須。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於6500萬元(含)且不超過13000萬元(含),回購資金來源爲公司自有資金。

同日公告預案的華源控股也表示,在綜合考慮業務發展前景、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未來盈利能力的基礎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衆股份,用於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本次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於4000 萬元(含)且不超過8,000 萬元(含),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7.5 元/股(含)。

光弘科技亦在當日公告中表示,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將用於依法註銷減少註冊資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5000萬元(含),不超過10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14.85元/股(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