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初,旅遊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1年業績披露。從已披露報告的15家旅遊景區上市公司業績來看,在疫情持續影響下,約47%的旅遊景區上市公司實現盈利,它們因何盈利?爲順應旅遊市場需求變化,做了哪些改變?

7家旅遊景區上市公司去年共盈利逾5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A股15家旅遊景區上市公司中,有7家實現盈利,分別爲黃山旅遊、峨眉山A、九華旅遊、天目湖、曲江文旅、*ST西域、宋城演藝,數量約佔旅遊景區上市公司的47%。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2021年,上述7家公司合計營收約51億元,同比增長約27%;實現淨利潤約5.23億元,同比增長約128%。其中,曲江文旅營收最高,達13.65億元;宋城演藝淨利潤最高,爲3.15億元。除九華旅遊、天目湖持續盈利,另外5家公司的業績均同比扭虧爲盈,其中,黃山旅遊的淨利潤由2020年的-4647萬元增至2021年的4347萬元,峨眉山A的淨利潤由2020年的-3852萬元增至2021年的1808萬元,*ST西域的淨利潤由2020年的-4326萬元增至2021年的2695萬元,曲江文旅的淨利潤由2020年的-7160萬元增至2021年的740.6萬元。

截至5月6日,上述7家旅遊景區上市公司總市值約513.68億元,平均市值約73.4億元。宋城演藝、黃山旅遊分別以298.6億元、66.67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一、第二。

從業績數據來看,疫情對景區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顯著。2021年上半年,隨着新冠疫苗接種率的快速提高,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精準化,國內旅遊業迎來逐步復甦,大部分景區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有序恢復。2021年下半年,受境外輸入病例影響以及國內防控政策收緊,遊客接待量快速下降,景區上市公司業績復甦面臨挑戰。

非經常性損益、營收端多元發力,盈利靠什麼?

各家企業的業務有特性,也存在共通性。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黃山旅遊、曲江文旅、宋城演藝均在財報中表示,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2021年業績盈利有影響。

黃山旅遊指出,其持有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黃山賽富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本期公允價值上升7725.08萬元,對當期利潤總額影響金額爲7725.08萬元。宋城演藝計入當期損益的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約爲5000萬元,曲江文旅約爲3800萬元。

此外,營收端的多元發力也是7家旅遊景區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的重要因素。峨眉山A的2021年年報顯示,在進山人數同比增長38.7%至256.52萬人次的同時,其門票收入同比增長43.46%至1.58億元,索道收入同比增長43.17%至2.25億元,酒店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2%至1.24億元,茶葉、數智旅遊、演藝等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0.52%至1.22億元。

此外,上市不滿一年就因觸發退市新規被戴帽的*ST西域,充分抓住復甦機遇,2021年旅遊客運、索道運輸、遊船等多個業務營收均實現翻倍增長,在2021年1月至7月新疆旅遊整體形勢持續向好時,該公司接待遊客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尋找新經濟增長點,景區發力數字藏品

在梳理旅遊景區上市公司業績時,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它們在鞏固傳統主營業務的同時,也在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拓展新的文旅經濟業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黃山旅遊打造的徽菜餐飲業務已初具成效。從2021年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該板塊業務不僅從原有的酒店業務中調出單列,營收還同比增長了64.08%,成爲黃山旅遊期內營收增幅最高的業務,毛利率僅次於索道及纜車。九華旅遊在做好景區、酒店、索道等主營業務的同時,也在探索文創、休閒、農業、體育等產業融合產品。

此外,利用併購重組、出資入股等方式整合旅遊上下游產業鏈資源,也是疫情暴發以來許多旅遊景區上市公司的工作重點。2021年,九華旅遊以1.05億元收購池州市九華山弘願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願旅遊”),希望通過收購擴大產業規模,消除同業競爭,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天目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通過協議轉讓股份的方式,引入溧陽市政府國資平臺成爲公司第二大股東,天目湖表示,2022年將繼續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快速跨出外延步伐,進行天目湖一站式旅遊模式的複製,同時以投資新建的方式,因地制宜開發與管理優質旅遊資源,打造一站式旅遊目的地。

在旅遊景區上市公司一系列的產業轉型升級操作中,擁抱數字化,不斷深化“旅遊+數字經濟”的跨界融合成爲共識。其中,峨眉山A在加速“一張網”大數據建設運營的同時,提出拓展文旅數字經濟等文旅經濟業態;九華旅遊提出全力推動市場營銷“數字化”轉型,重點開展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宣傳,持續推行直播帶貨,搭建私域流量;宋城演藝則加大力度探索和研發新技術在主題公園和現場演出場景中的應用,升級打造“文化+旅遊+科技”的綜合性產品。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成熟與NFT的興起,在疫情使景區傳統業務收入承壓的背景下,發展數字藏品成爲景區拓展收入來源、挖掘IP數字化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曲江文旅旗下子公司西安城牆首度發行了數字藏品。黃山旅遊則聯合螞蟻集團成立安徽途馬科技有限公司,並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黃山數字文創紀念門票”藏品。

東莞證券魏紅梅分析認爲,2018年以來,國務院三次出臺政策引導國有景區門票合理化,倒逼依賴門票經濟的傳統景區進行數字化改造轉型,探索二次消費增長空間。區塊鏈技術與元宇宙的火熱爲景區打造數字化文旅產品提供了發展空間。財通證券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從參與數字藏品發行的景區數量上來看,2022年1月上旬平均每天只有2個至3個景區參與數字藏品發行,4月下旬平均每天已有突破20個景區參與數字藏品發行,疫情的反覆加快了景區參與數字藏品業務的速度,“我們認爲文旅景區藏品將是數字藏品不同分類中發展潛力較大的一個分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