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 見習記者陳思琦 深圳報道 近日,深圳市發改委網站正式發佈《深圳市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12個領域共計200條改革任務,推動深圳營商環境改革步入5.0時代。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深圳接連出臺重磅政策,爲市場主體穩信心、穩預期。3月24日,深圳發佈《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以一攬子政策有效應對疫情衝擊,預計爲深圳市場主體減負750億元;4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正式發佈,聚焦解決市場主體升級壯大過程中普遍面臨的融資支持、創新支撐、人才需求等關鍵問題,讓市場主體“生得快”“育得多”“長得大”。

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同樣將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放在突出位置,既關注到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等不同主體的個性需求,提出構建市場主體梯度培育機制,又從健全透明規範的市場主體准入退出機制、強化企業各類生產要素供給保障等方面回應市場主體發展的共性需求,進一步優化深圳營商環境。

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個性需求

長期以來,深圳高度重視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市場主體380萬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包括139萬家個體工商戶和241萬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萬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1.2萬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1萬家,形成了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

4月8日,隨着《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的發佈,深圳就市場主體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明確目標:到2025年,市場主體梯度梯隊培育格局全面構建,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60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超過1.5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8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0至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萬家。

爲實現該目標,深圳計劃圍繞“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六類不同市場主體發展的特性需求,量身定製全鏈條服務機制,加大個性支持。而在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中,“構建市場主體梯度培育機制”被單獨列出,市場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再次得到重視。

“個轉企”,即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爲企業。數據顯示,深圳自2018年以來共完成19萬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其中61%由於轉型辦理流程複雜、合規經營要求提高等原因,仍保留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雙重身份”。對此,《實施方案》提出,要開通“個轉企”線上“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線下“一站式辦理窗口”,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小升規”,即小微企業規範升級爲規模以上企業。2021年,深圳共有1769家小微企業實現升級,新增“小升規”企業數量佔深圳規上企業總數超過13%。爲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成長爲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深圳將通過擴大“小升規”重點培育庫範圍、支持新增規上企業穩定在庫、設置擴產增效獎勵和股份制改造獎勵等舉措,紮實推進“小升規”。

“規做精”,即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據瞭解,深圳現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9家,居全國第四位。爲激發專精特新企業的市場活力,《實施方案》指出,要打造“專精特新”企業精準服務平臺,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一站式、個性化、便捷服務通道,強化專精特新企業梯隊培育。

“優上市”,即推動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1年末,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495家,A股總市值達到9.09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爲有效培育上市企業,《實施方案》指出,構建“星耀鵬城”企業上市一站式服務平臺。據悉,深圳通過打造“星耀鵬城”平臺,首次建立了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工作協同機制,不僅強化了全鏈條上市培育體系,還在共創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典範。

深圳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1萬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爲實現今年新增5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目標,《實施方案》指出,要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後備庫,對入庫培育企業提供常態化培訓、幫扶、受理、評審服務。

在孵化了大疆、微衆、土巴兔等一大批本土獨角獸企業之後,深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新培育獨角獸企業5家。對此,《實施方案》強調,要構建潛在獨角獸企業發現機制,建立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圍繞入庫企業成長需求,量身定製支持重點和方向,支持開展顛覆性創新。

關注市場主體發展共性需求

“我們要全力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服務企業、放水養魚,讓千千萬萬的市場主體活力迸發。”深圳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着力提升市場主體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發展“如魚得水”。

今年以來,持續的疫情給深圳的經濟運行帶來較大影響,部分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局。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於3月24日迅速出臺“助企紓困30條”, 以降成本爲重要發力點,在房屋租金減免、疫情消殺補貼、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方面盡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回應了各類企業在疫情之下的普遍需求。

此次發佈的《實施方案》同樣關注到深圳市場主體發展的共同痛點、堵點、難點,在健全透明規範的市場主體准入退出機制、加強各類生產要素供給保障、構建精準主動的企業服務體系等方面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例如,針對准入不準營、跨區域經營難、市場主體退出難等普遍問題,《實施方案》提出,要試點在先進技術、金融投資、醫療健康、教育文化、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有序放寬准入限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開展“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探索高頻經營許可跨城互認;建立市場主體強制退出制度等。

此外,針對土地成本高、供需失衡、結構錯配等問題,《實施方案》明確,要創新產業空間供給模式,深化單宗土地混合利用,探索優化可配建的功能類型及比例,探索在片區尺度下二三產業的綜合開發和混合利用,實現片區土地在橫向與縱向上功能兼容、空間聯動。

(作者:陳思琦 編輯:辛繼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