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工作“出新招”

廣州市司法局研發

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

信息化賦能法治廣州建設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要求加強科技和信息化保障。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設“智慧法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提出着力實現政府治理信息化與法治化深度融合,優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水平。《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明確督察單位應當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探索推進“互聯網+督察”,提升督察工作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督察工作效能。

爲適應新時代對法治建設的新要求,廣州市司法局啓動研發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並於2021年12月中旬上線試運行,以信息化手段助推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順利開展。

廣州市司法局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在反覆調研、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開發設計了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包括15項功能模塊,可以同時支持市、區兩級開展考評工作。考評系統提供靈活的考評方式、人性化的在線評分機制、流程節點智能提醒等功能,可全面構建考評對象“智能畫像”,實現多維度綜合分析研判。考評系統自上線以來,已經對6類共93個單位上傳的近9000份材料文件進行了電子化程序處理,有效支撐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工作。

兼顧便捷性與保密性

利用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2021年度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實現了對考評準備、考評實施、考評結果進行全流程、電子化、平臺化管理,切實提升法治建設考評工作的效率以及考評結果運用的實效。

廣州市委依法治市辦確定全市法治建設考覈指標,並將年度指標導入考評系統。考評對象根據考覈指標,將開展工作的佐證材料上傳至考評系統。考評填報數據通過平臺被推送到數據綜合單位評估端接受評審,系統對填報數據和評審情況進行分類,並根據考覈指標及其分項權重比,進行自動計算,生成初評結果。初評成績生成後,由平臺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反饋給各考評對象,之後可發起異議申請,由數據綜合單位進行復核確認後產生本次考評的最終成績。考評系統注重數據安全保障,對標新的技術規範進行研發,通過技術升級強化考評數據的安全儲存和使用。

把握規範性與靈活性

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設計注重常態長效,爲基層減負增能,專門設置區級考評模塊,各區考評單位可在市法治建設考覈指標框架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配置不同類別的考評主體、考評對象、考覈指標,制定符合實際需求的考評方案,實現考評工作的個性化。同時,各區的考評數據可實時向市級考評單位彙集和反饋,方便相關單位及時瞭解各區考評工作的進展。

提高精準度與預判力

法治廣州建設考評系統能夠對全市考評情況進行智能分析,包括對考評對象以及考評指標“全域”數據的橫向、縱向統計和比對分析,生成法治建設“診療報告和用戶畫像”,實現考評工作的大數據研判。指標統計分析能夠直觀、形象地反映考覈指標體系現狀與存在問題,藉助數字化思維進一步優化考覈指標體系,打造法治廣州建設考評覈心競爭力。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法治建設考評工作的客觀性、全面性、精準性、便捷性、高效性和前瞻性,有助於更好地把握全市法治建設基本狀況、探索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同時督導各部門提前預警、及時發現和整改法治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考評系統未來將結合法治建設考評工作發展目標要求,持續鞏固和完善全流程電子化、信息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拓展功能模塊,實行靜態考評與動態管理相結合,變事後考評爲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考覈。將法治建設考評內容以及重點工作納入日常督察督辦管理,把專項問題督察、督辦任務下達、考覈評價反饋等機制貫穿考評工作週期全過程。強化與省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平臺、市司法局司法大數據平臺等其他業務系統的對接,持續加強大數據研判分析,把法治廣州建設考評做實、做細,實現“指標明確、過程規範、結果信服”,助推廣州法治建設提質增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