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1

5月6日夜間,蒙牛(HK:02319)和雅士利國際(HK:01230)發出聯合公告,集中披露了三項重要的交易。

分別涉及低溫業務合營公司、雅士利25%的股權和多美滋中國全部股份。

具體交易條目爲,達能擬以最高不超過16億元人民幣向蒙牛出售低溫業務合營公司20%的股權;達能以14.23億港元向蒙牛出售雅士利25%的股權,以及蒙牛發起雅士利私有化的提案,以及達能以8.7億元人民幣從雅士利手中購買多美滋中國全部股份。

這意味着,蒙牛與達能不再有任何關係,而多美滋中國目前已經迴歸達能。

蒙牛對此向界面新聞回應:相關交易是達能出售蒙牛股權後在業務層面的後續交易,不影響蒙牛的長期戰略。此外,雅士利私有化交易、多美滋品牌出售和低溫酸奶業務全資運營後,則有利於蒙牛品牌管理聚焦、營運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管理效率提升。

2021年5月13日,法國食品巨頭達能宣佈,完成出售其所持有的蒙牛乳業約9.8%的股份,出售上述股權的收益爲154億港元(約合128.1億人民幣)。交易完成後,達能將不再持有蒙牛股份。

達能與蒙牛最初的合作始於16年前。界面新聞曾報道,達能曾於2006年計劃投資蒙牛,與蒙牛在北京、內蒙古、馬鞍山成立3個合資公司,彼時蒙牛創立僅8年時間,但該計劃於2007年流產。

2013年,達能再次參與投資蒙牛,通過購買股份和蒙牛定向增發的形式,至2014年達能已經是蒙牛第一大外資股東。當時,中糧集團、達能及ArlaFoods分別擁有蒙牛16.3%、9.9%及5.3%的股份,並將其合計31.5%的股權由合資公司中糧乳業投資持有。

到2014年6月,達能旗下第一酸奶品牌“碧悠”的部分SKU單品,已在蒙牛馬鞍山低溫工廠開工生產。此外,達能還幫助蒙牛低溫團隊逐漸將其所有低溫工廠提升到了國際水準。

從時間線看,蒙牛自2014年至2020年完成了營收從500億元到接近800億元的突破,在這期間,達能通過投資股權的方式獲得的收益幾乎翻番。

本次公告中的3個交易,是對達能與蒙牛以及雅士利關係的進一步釐清。

雅士利在2013年6月以近百億港元的價格被蒙牛收購,收購雅士利後,蒙牛花了5年時間,將雅士利、蒙牛旗下的奶粉歐世、法國達能集團旗下多美滋中國整合至“雅士利國際”的奶粉板塊。

但多美滋始終是拖累雅士利業績的包袱。今年1月,雅士利在預虧公告中稱,由於多美滋業務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經營狀況未達預期,雅士利將對多美滋品牌進行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一次性減值撥備,使雅士利預期去年錄得虧損不超過人民幣1.89億元。

蒙牛本次公告披露,根據多美滋中國的合併財務報表,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稅前及稅後利潤分別爲2000萬元和1200萬元,其未經審覈資產淨值爲人民幣-1100萬元。

在本次交易之前,雅士利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爲:蒙牛持股佔比51.04%、達能亞洲持股佔比25%,創始人張利鈿所在的張氏家族持股6.4%。

爲此,上述交易的後兩項,圍繞達能出售25%雅士利股權、達能買回多美滋業務進行。在達能退出雅士利之後,蒙牛也便於對雅士利進行私有化進程。

今年3月,雅士利宣佈,控股股東蒙牛乳業擬以每股1.2港元對雅士利進行私有化,所花成本爲29.064億港元。

此外,雅士利向達能出售多美滋中國業務的總代價爲人民幣8.7億元(按無現金及無債務基準)。多美滋中國出售案完成後,多美滋中國將不再爲雅士利的附屬公司。

至此,多美滋再次迴歸至達能奶粉品牌矩陣,事實上,達能則自2013年以來,其奶粉品牌諾優能、愛他美一直以進口方式銷售,在中國並未設廠,直至2020達能通過收購方式在青島設立了工廠,並於去年首次推出了一款國產奶粉“蘊薈”。迴歸後的多美滋將被如何定位尚未可知,蒙牛玩不轉的多美滋到了達能手中,能否趕上中國三孩生育高潮的列車仍然存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