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5月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爲31197.2億美元,較3月末下降682.74億美元,降幅爲2.14%。

這是中國外匯儲備餘額連續四個月下降。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答記者問中表示,4月我國跨境資金總體延續淨流入態勢,境內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針對外匯儲備下降的原因,王春英解釋稱:“國際金融市場上,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預期、地緣政治局勢、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大幅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顯著下跌。外匯儲備以美元爲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后金額減少,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4月美元指數大漲近5%,包括人民幣內的非美貨幣紛紛走低。

4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遭遇急跌:整個4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相較3月末的6.3433累計貶值2433個基點,貶值幅度爲3.8%,這一跌幅超過了2018年6月,刷新了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3月末的6.3482大幅貶值到4月末的6.6177,累計下跌2695個基點,貶值了4.2%。

“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世界經濟復甦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但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王春英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