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已蔓延到多國的不明原因兒童肝炎繼續引發關注。

5月6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表示,已在全美25個州和地區發現109例不明原因兒童嚴重肝炎病例。超過90%的患兒需要住院治療。其中,14%需要肝移植,5名兒童死亡。CDC要求醫生密切關注此類病例。

同一天,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 表示,自上週以來,病例增加了18例,英國總病例數增至163例,其中11名患兒器官嚴重受損,並接受了肝移植。

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截至5月1日,在20個國家發現了228例相關病例,其中50多例正在調查中。在這些病例中,一名兒童死亡,18名需要肝移植。

雖然大多數病例在歐洲,但在美洲、西太平洋和東南亞也發現了少數病例。本週亞洲首現死亡病例。5月5日,印尼衛生部通報該國3名兒童死於不明病因肝炎,年齡分別爲11歲、8歲和2歲。

5月7日,中國國家衛健委表示,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相關病例,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正在密切關注和持續監測相關情況。

關於致病原因,專家仍對多種猜想持開放態度。

一是腺病毒說。在美國,CDC傳染病副主任Jay Butler透露,超過50%的美國病例檢測到腺病毒。英國UKHSA在最新的技術簡報中說,在該國範圍內的163例病例中,126名患者接受了腺病毒檢測,其中91人(72%)檢測結果呈陽性。

英國研究人員還試圖對一名患兒的腺病毒的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但未能獲得含有足夠病毒的樣本。在18例病例中,研究人員能夠對其基因組進行部分測序,均發現了腺病毒41F,與美國病例中發現的相同。

英國還出現了寵物狗與肝炎的可能聯繫的猜想。據UKHSA技術簡報,在上述91名腺病毒陽性的肝炎患兒中,70%與狗有聯繫,他們要麼來自養狗的家庭,要麼在生病前曾與狗有過其他接觸。

UKHSA官員表示,正在探索這一發現的重要性。他們同時指出,養狗在英國很普遍,而且關於患兒家庭寵物擁有率的背景數據有限,因此很難評估這些數據的重要性。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Francois Balloux表示,雖然狗攜帶腺病毒CAV-1,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CAV-1能夠感染人類,他想不出能把狗和兒童肝炎聯繫起來的“任何合理的解釋”。

《每日電訊報》報道稱,衛生官員並不相信這種聯繫很強,但認爲鑑於調查結果,現在放棄任何潛在假設爲時尚早。

世衛組織在5月4日的問答簡報中表示,雖然腺病毒目前是一種假設,但它並不能完全解釋此次臨牀情況的嚴重性。曾有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感染腺病毒的病例報告,然而,腺病毒導致健康兒童出現嚴重肝炎是不常見的。

另一種理論是,新冠疫情相關封鎖可能削弱了兒童的免疫力,使得他們接觸常見病原體的機會減少,導致易感性增加。

或者合併感染同時發生。這可能包括新冠病毒。英國調查人員表示,在接受檢測的132名患者中,有24名(18%)檢測到新冠病毒。

報告稱不排除新冠病毒在這些病例中的某些作用,“也許之前的新冠感染以某種方式啓動了免疫系統,使這些兒童異常易感,或者兩種病毒的共同感染使肝臟不堪重負。”

另一種可能性是存在“異常大的正常腺病毒感染浪潮”,這意味着非常罕見的併發症更頻繁地出現,或者出現了一種新的腺病毒變體。

英國的調查人員表示,儘管某種感染更可能是原因,但他們仍在探索藥物、毒素或環境暴露的潛在影響。美國CDC也稱,正在調查新冠感染是否可能起作用,以及接觸其他病原體、藥物和動物的影響。

美國CDC傳染病副主任Jay Butler強調,病因的調查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情況,正在撒下一張大網,以幫助擴大理解。

他同時指出,與新冠疫情前相比,兒童重症肝炎的發病率並未總體增加,不明原因的肝炎仍然很少見。

雖然如此,專家們均警告密切留意兒童的相關狀況。UKHSA臨牀和新發感染主任Meera Chand提醒父母,最常見的症狀是黃疸,在超過70%的患兒中均發現了這種症狀。另外,嘔吐和大便發白的症狀也很普遍。

中國國家衛健委也提醒,若孩子出現以下表現,家長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建議查肝生化指標,並做血、尿液、糞便和呼吸道樣本等相關病原學檢測,以進一步確定孩子是否有急性肝炎及可能的病因。

這種急性肝炎患兒的共性特徵是:①年齡1月-16歲,大多在10歲以下;②出現黃疸、噁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腸道症狀(包括腹瀉和嘔吐),大多數患兒無發熱;③實驗室肝生化檢查轉氨酶(AST或ALT)明顯升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