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事出投行業務,券商總經理被採取監管談話,今年已連喫6張罰單,IPO進程蒙陰影?

財聯社5月8日訊(記者 林堅)因投行業務違規,信達證券近日連喫2張罰單,加上營業部執業風控相繼暴露出問題,信達證券年內已累計收到6張罰單。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4月14日及4月27日,北京證監局先後對信達證券以及該公司時任直接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總經理祝瑞敏,分別採取責令改正以及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北京證監局表示,經查,該公司在開展ABS業務過程中未建立有效的約束制衡機制,在開展環節違規,風險管理缺位,部分項目存續期信息披露不完整。此外,該公司投行業務合規人員配備不足、薪酬管理不健全,投行業務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對同類業務未執行統一標準,合規檢查和利益衝突審查不規範。

不難發現,兩張罰單同出一事,即公司ABS業務存在違規,由此暴露出投行業務存疏漏,但罰單出具時間並不在一起,而是間隔近半個月,可見這是監管的一次“追責”,也體現了重視程度。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除投行業務被罰,信達證券還有更多風控問題暴露在營業部及人員管理上。今年1月及4月份,信達證券兩家營業部及其相關責任人分別被安徽證監局及遼寧證監局採取監管措施,罰單數量共達4張。其中,對遼寧營業部的罰單出具日期就在投行業務總經理被罰不久前。

6張罰單在手,且還都是雙罰,對於IPO正迎來新進展的信達證券而言,影響不容忽視。有業界人士認爲,這是督促該券商進一步自檢自查,提高風控水平的好機會,可倒逼公司提升業務能力。在最新IPO招股書中,財聯社記者看到,信達證券提到公司募資用途之一就是加大合規風控的投入,保障公司合規與風險管理規範、有效等。

就在2020年12月31日,證監會披露了信達證券預披露申報稿,該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4月23日,證監會披露了信達證券預披露更新的申報稿。

年內罰單增至6張

在今年4月, 信達證券共收到了4張罰單,是當月爲數不多罰單收得較多的券商,其他被罰券商還有招商證券、首創證券、廣發證券、東海證券、國海證券、開源證券以及華西證券

針對上述公示的投行業務罰單,北京證監局表示,祝瑞敏作爲時任直接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管,同時爲信達證券總經理,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爲負有直接責任和管理責任。北京證監局進一步要求信達證券採取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提升投行業務內部控制有效性,加強ABS業務審覈,強化合規風險管控,實現合規穩健發展。

4月21日,也即公司投行總經理被罰前一週,信達證券阜新解放大街證券營業部剛被遼寧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罰單日期極爲接近。遼寧證監局指出,阜新解放大街證券營業部存在對客戶在電話回訪中反映理財經理承諾收益的違規線索,未及時予以覈查處理;在客戶回訪中存在工作人員誘導客戶回答問題、未完整保存回訪錄音情況等問題。此外,該營業部原工作人員張瑛輝在任職期間,存在替客戶辦理證券交易的行爲。因而,張瑛輝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就在今年1月12日,同上述營業部的情況相似,信達證券蚌埠淮河路證券營業部及該營業部負責人也被安徽證監局採取相應監管措施。安徽證監局表示,經查,該營業部存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違規銷售金融產品和對員工執業行爲缺乏有效約束等問題。時任該營業部負責人的姚佐根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安徽證監局今年開出的首張券商罰單。

IPO進程一年多

距離證監會發布信達證券預披露更新的申報稿已經過去一年之久,信達證券IPO仍在爬坡途中。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信達證券已披露了公司2021年業績,實現營業收入38.03億元,同比增長20.27%,淨利潤11.72億元,同比增長42.95%,增速不輸行業。不過投行業務在2021年收入卻同比下滑約19%,表現欠佳。

根據中證協最新披露的2020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情況排名,信達證券去年總資產爲416億元,在行業中排名第46;淨資產爲109億元,排名47;營收爲24億元,排名第43;淨利爲8億元,排名第39。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19年至2020年,信達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22.23億元、31.6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10億元和8.20億元,業績穩步提升。2021年,除了投行業務收入下滑,作爲公司第一大業務,與營業部緊密相連的經紀業務,該公司取得了不錯成績,實現營業收入16.85億元,同比增長2.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