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2021年,成立四十週年的TCL創下公司史上最強業績。財報顯示,TCL(集團)去年整體營收達2523億元,同比增長65%;淨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29%。

其中,半導體顯示、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兩大業務增長迅猛,直接將TCL科技的收入推高至1635.4億元,同比增長113%,淨利潤149.6億元,同比增長195.3%。

同時,TCL(集團)旗下的另一大支柱TCL實業實現營收1056.4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淨利42.1億元,同比增74%。

對於去年的高成長,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5月9日的業績溝通會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記者分析了三方面原因,“一是變革轉型提升核心能力,企業發展一定要構築新的能力;二是併購重組聚焦主業,開拓新賽道,過去兩年圍繞核心產業做了一些併購重組,特別是收購中環爲2021年帶來很大的增量,同時資源更聚焦,將圍繞泛半導體領域進行佈局;三是優化業務結構,企業不斷發展,我們要從普及型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發展,優化業務和產品結構是發展的重要動力;四是堅持推進全球化,去年海外營收同比增長了65%。”

來到2022年,在產業狀況和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國內製造業面臨新挑戰,TCL作爲智造標杆,又將如何應對?

李東生表示,TCL將把握三大着力點,“第一是堅持底線思維,任何重大的項目經營決策,要先立於不敗再求勝,對於決策要謹慎;第二是在業務的資源配置方面適當地收縮,要控制發展節奏,要穩定經營現金流,嚴控資產負債率;第三要堅定信心和戰略定力,繼續推進TCL的‘9215’戰略,在危中尋機,逆境發展。”

三大賽道合力

具體來看,2021年TCL的半導體顯示業務(面板)實現營業收入881億元,同比增長88.4%,淨利潤106.5億元,同比增長339.6%。

根據財報,在大尺寸領域,TCL華星出貨面積同比增長36%,收入565.5億元,同比增長95.1%,TV面板市場份額全球第二;中小尺寸出貨面積同比增長23%,收入234.1億元,同比增長31.6%。

TCL方面表示,去年上半年,半導體顯示行業景氣度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受部分市場需求調整和物流成本的影響,大尺寸產品價格自三季度開始回調,但均價仍顯著高於上年同期。TCL華星優化業務結構,提升大尺寸高端和中尺寸IT產品貢獻,營收和利潤均創新高。

從整體來看,TCL華星已經基本完成了t1-t10的產線佈局,其中8.5代線包括t1、t2和t10(收購的三星蘇州相關產線);11代線包括了t6和t7,均位於深圳;6代線有t3和t4兩條產線,位於武漢,主攻手機小尺寸屏 ;2021年,TCL科技還投資了兩條IT中尺寸產線,分別是武漢的t5和廣州的t9,往需求和利潤都更高的IT產線佈局也成爲近兩年面板廠商的一大趨勢。

再看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板塊,2021年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411億元,同比增長115.7%;淨利潤4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6%。

財報顯示,硅片業務2021年實現收入317.97億元,同比增長124.54%,佔比達到77.35%,是營收和利潤支柱,大尺寸硅片需求高漲、供不應求;組件業務實現收入61.19億元,同比增長129.32%,佔比爲14.89%。

而2021年也是中環並表後的第一個完整財年,接下來,更名後的TCL中環也將進入新階段。“光伏新能源賽道的開拓,我們抓住了風口,也是在最好時機的一個發展機遇。中環的表現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併購後業務重組、改變體制機制、提高戰略規劃能力、經營管理效率,競爭力得到了提高,”李東生談道,“今年有信心業務保持增長,今年在規模上的增長來自於晶體、晶片產能的增加,銀川工廠今年會投產放量,另外在產業鏈會往下延伸,組件的業務會提高,並且中環也會繼續推進國際化業務,對參股的合資企業Maxeon(主營光伏組件電池)也會加大投入。”

同時,作爲TCL三大核心產業之一,TCL智能終端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824億元,實現淨利潤11.9億元,正在加速Mini LED領域的投入。此外,奧馬電器的收購整合也受到關注,

TCL實業CFO胡殿謙對記者表示:“收購奧馬之後公司做了非常多的努力,這個過程是相當挑戰而且艱辛的,但是結果是好的,基本上我們把過去積累下來的包袱清乾淨了,今年聚焦冰箱主業。”

他進一步表示,TCL在資金、業務資源、供應鏈物流、海外市場和產能等方面對奧馬進行支持。比如在物流上和中遠海、Maersk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無論是陸運資源還是海運資源,給到市價的三到四成來支持奧馬的競爭力;海外市場上,“最近很有可能會在北美擴張冰箱產能,往奧馬服務北美當地客戶,做成本地化的供應鏈。”他說。

“產業下行週期已經接近底部”

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仍有諸多不確定性,疫情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對製造業全產業鏈帶來影響。需求端看,電視和手機均出現下滑,據奧維雲網(AVC)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爲903萬臺,同比下降8.8%;羣智諮詢移動事業部資深分析師王曉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整體需求從13.5億部下調至13億部。供應端的產能也受到影響,同時需求下降也牽動着產業上游的生產計劃。

在應對疫情方面,TCL科技COO王成向記者表示:“我們在深圳、廣州的一些待建的項目,惠州的工業製造項目,以及蘇州、無錫、天津等地方整體受到上游供應鏈中斷影響非常小的。 這得益於當地政府對於工業製造型企業的關注,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案。我們一直在講有底線思維,包括新的供應商的儲備開發,一些關鍵的可能有影響的物料提前識別,提高庫存水位的物料等等,各個業務板塊、供應鏈的部門實際上都做了充分的考量,滾動刷新我們的計劃。”

在覈心業務板塊,在2021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的TCL,2022年面臨着新的產業形勢,其中顯示面板產業和終端發展受到頗多關注。

李東生表示:“從智能終端產業來看,支撐成長的是產品結構優化,去年中國市場銷售數量沒有增長,但是銷售收入在增長,增長主要是來自產品結構、業務結構的優化。海外市場的增長潛力還是很大,去年海外業務中彩電增長了34%,今年增長形勢大概率能夠維持。國內市場是在調結構,海外市場我們要抓住增量。”

對於半導體顯示行業的波動,TCL也有着長期經驗。“對於企業經營效率來說,設備的稼動率非常重要,所以產出下降影響比較大。市場需求如果是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很快,如果是供過於求,價格下降也很快。2020年9月到2021年8月顯示產業處於上升週期,上升比較強勁,主力產品價格增長了一倍,整個行業的情況都非常好。而2021年9月至今,下跌也很明顯。”李東生談道,“至於下行週期到哪裏是拐點,我也無法預測,但從產業經營本身邏輯來看,已經接近底部了。”

他進一步表示,應對目前週期性的措施中就包括優化產品結構。全球市場對顯示產品需求在平穩增長,每年大概有5%到8%的增長,其中手機和TV的增長幅度比較小,但MNT、車載、商顯這些新應用增長比較快。因此,TCL今年會進一步增加非TV業務、非手機業務,增加相關產能建設,包括t9、t5項目。

在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的同時,TCL也在繼續加速全球化發展,來應對國際貿易市場的變幻。李東生說道:“中國工業產出接近全球的30%,但中國的市場在全球只佔18%,這意味着有12%的工業產出必須要在全球市場去消化,這就決定了中國製造業全球化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中國製造業一定要在全球市場爲自己的工業能力尋找一個價值創造的空間。中國製造業全球化一定要從出口變爲真正的全球化,要從輸出產品轉變爲輸出工業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