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梁梟

5月9日晚,中利集團(002309,SZ)回覆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控股股東已對於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歸還制訂了分期逐步還款的計劃。

截至關注函回覆日,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餘額爲8.77億元,較期末餘額已歸還223.35萬元。上市公司稱,結合需歸還金額以及相關資產變現或經營實現尚需一定時間的實際情況,公司控股股東表示會盡全力力爭在一個月內歸還佔用的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如果屆時資金佔用問題確實無法解決,中利集團將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上市規則》第9.8.1條、第9.8.2條所述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日最高佔用額爲14.97億元

中利集團控股股東爲王柏興。據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報,截至期末,王柏興直接持有1.59億股,持股比例爲18.3%。

中利集團稱,控股股東還款主要來源爲回收控股股東關聯方江蘇中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利控股)的對外借款;控股股東關聯方中利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所得;轉讓其控制的房地產、商鋪等資產;適時引入產業資本,轉讓上市公司股權所得。

從時間上來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資金髮生在2019年12月~2021年7月期間,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日最高額爲14.97億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爲84.75%。

從形式上來看,2021年發生的資金佔用情形主要爲上市公司或通過供應鏈第三方支付供應商款項後,控股股東關聯方後期單方面向供應商借款;或者是控股股東關聯方向存在有應收賬款餘額的業務單位借款,此爲控股股東在未告知上市公司情形下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中利集團表示,由於2021年度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事項導致公司部分事項內控失效,公司督促控股股東及關聯方積極籌措、儘快償還佔用資金,以消除對公司的影響。

此外,上市公司稱,將加強內控,分別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公司及相關方與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情況,杜絕控股股東及關聯方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情況的再次發生。

中利集團表示,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王柏興在資金佔用過程中負有主要責任,雖然全都用於歸還前期資金佔用、償還債務、沒有用於購買個人資產等事項,但其已充分認識到控股股東資金佔用錯誤行爲的嚴重性,且承諾將積極籌措資金償還該等資金佔用。

此前踩雷“專網通信”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資金,中利集團還踩雷“專網通信”業務。

2021年7月28日晚間,中利集團披露《關於公司重大風險的提示公告》,稱公司涉及與上海電氣(601727,SH)業務逾期應收賬款合計5.07億元。另外,中利集團參股19%的江蘇中利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利電子)存在部分通信業務相關合同應收,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利電子涉及逾期應收賬款合計8.78億元,該業務的材料預付款項7.71億元,上述事項可能導致公司產生損失的風險。

公告顯示,中利集團與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氣通訊,繫上海電氣控股子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共14份,合同金額爲6.63億元,截至目前,發貨完畢,發票都已開具,上海電氣共支付合同10%的預付款1.56億元,合同90%的尾款尚未支付,應收款餘額爲5.07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應收賬款已經逾期。

此外,中利電子與供應商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高通信)和寧波鴻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孜通信)簽訂了通信業務原材料採購合同。根據合同約定,供應商應在收到貨款後180個日曆日內完成交貨。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利電子通信業務賬面預付款項金額7.7億元。但其經與海高通信、鴻孜通信多次溝通,對方至今未發貨,也未退回預付款項。

中利集團稱,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利電子逾期應收賬款合計8.78億元,公司已採取多項措施催收,若應收賬款不能足額收回,該應收款將導致壞賬損失,進而損害公司利益。

據中利集團2021年8月31日公告,中利集團就其與上海電氣通訊簽訂的14份《內貿採購合同(原材料)》向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於2021年8月6日依法受理。

中利集團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去年公司合併口徑營業收入105.58億元,虧損38.74億元。虧損原因主要是:受專網業務爆雷影響,涉及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融資擔保、長期股權投資損失等計提23.52億元;因原材料及海運費暴漲,產能釋放不充分,經營性虧損10.26億元;計提資產減值4.95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