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思同

隨着財報季結束,保險業各大險企紛紛交出2021年業績答卷,其中財信吉祥人壽保費大增2.3倍格外引人注目。

年報顯示,2021年,財信吉祥人壽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2.51億元,同比大增235.74%;實現淨利潤2.46億元,同比下降3.66%。與此同時,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各項指標均大幅下滑,遠低於行業水平。

令人疑惑的是,吉祥人壽營收與淨利增幅卻總不能同步。據瞭解,近年來,財信吉祥人壽的淨利潤不斷擴大,保費收入卻始終呈現下滑態勢。直至2021年財信吉祥人壽終於重振旗鼓,連續萎縮的保費規模逆轉而上,成功實現大幅增長,但其淨利潤卻卻一改往年增長趨勢,掉頭向下。

不是保費規模持續快速萎縮,就是增收不增利,財信吉祥人壽爲何難以實現“增收又增利”的業績?

事實上,在其業績波動的背後,財信吉祥人壽的高層人事也是頻繁變動,自2016年以來,五年的時間裏董事長就換了四位。

分析人士指出,公司的發展戰略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持續推動方能實現,短時間內高管人事頻繁更迭,難免對公司具體經營思路及戰略細化產生影響。

增收不增利,償付能力大幅下降

事實上,從過往數據來看,財信吉祥人壽的保費收入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財信吉祥人壽保費分別爲53.54億元、27.93億元、20.1億元、18.62億元。而2021年卻一反往年頹勢,保費收入大增至62.51億元,同比增長235.74%。

據瞭解,財信吉祥人壽保費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分紅險保費收入規模大幅增長的助力。年報顯示,2021年,財信吉祥人壽分紅保險業務收入43.26億元,同比增長6.67倍。其中保費收入居前兩位的保險產品均爲分紅型保險,保費分別爲28.7億元、11.42億元。

而與保費大增相反的是,其連增多年的淨利潤卻出現了下滑。2017年-2020年,財信吉祥人壽分別實現淨利潤-4.55億元、-0.79億元、0.23億元、2.55億元,而2021年實現淨利潤2.46億元,同比下降3.66%,利潤增長已然乏力。

具體而言,淨利潤不增反降,主要是受其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和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大幅上漲的影響。2021年,財信吉祥人壽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50.21億元,同比劇增13.3倍;手續費及佣金支出5.45億元,同比增長101.85%。

此外,保險業務的快速發展也迅速消耗了財信吉祥人壽的償付能力,相關指標均出現大幅下降,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2021年末,財信吉祥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99.92%,較去年同期下降41.67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58.12%,下降54.88個百分點。對此,財信吉祥人壽解釋稱,主要是受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變化影響所致。

監管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末,179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2.1%,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19.7%,相較之下財信吉祥人壽的償付能力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董事長五年四換

在財信吉祥人壽營收淨利起伏的背後,是其高層人事接二連三的變動更迭,其中董事長一職就在5年內經歷了四次變更。

據瞭解,2016年7月,財信吉祥人壽首任董事長鬍軍調任湖南省金融辦,自此之後,財信吉祥人壽便開啓了其頻繁換帥之路。

彼時,胡軍離任後,其公司原總裁周濤成爲臨時負責人,10月份獲批出任董事長。但僅僅過了一年半的時間,2018年4月,周濤又因工作原因提出辭職,由時任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志剛兼任財信吉祥人壽董事長。

然而同樣不過兩年,董事長一職再次出現變動,財信吉祥人壽大股東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指派周江軍出任財信吉祥人壽董事長,並於2020年1月獲得監管批准。

2021年6月,周江軍也辭任董事長職務,轉任財信吉祥人壽總經理,程蓓擬任董事長,同樣來自於財信吉祥人壽大股東。任職資格獲批後,程蓓將成爲財信吉祥人事的第五任董事長。

截至目前,財信吉祥人壽共有13位股東,持股比例在10%以上的有4位。其中,公司第一大股東爲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持股比例33%,隨後爲上海潞安投資公司、長沙先導投資控股集團、湖南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公司,分別持有其18.34%、14.90%、13.09%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財信吉祥人壽成立於2012年9月,是湖南省首家本土保險法人企業。2020年,該公司由“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爲“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