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孫梅欣

繼部分區域調整限購政策、首套房貸利率下調之後,南京在新房限售年限上也做出了調整。

從5月10日起,南京的新房限售政策,從原來的辦證滿3年,調整爲合同(備案)日期滿3年。界面新聞從南京華僑路房產交易與不動產登記大廳的工作人員處確認了此次政策調整。

南京此前執行的新房限售從辦證滿3年計算,是自2017年5月起開始執行。由於市場上在售的新房絕大部分爲期房,房產證需在房產交付之後辦理,因此對於新房購房人來說,從買房之日起至限售期結束,實際需要等待4-6年的時間不等。

隨着限售認定時間的調整,新房購房人的限售時間,實際縮短至約3年的時間。

上述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確認,目前限售時間調整隻針對新房,二手房仍維持原有“新購房產權證不滿3年禁賣”的政策。

另外,界面新聞從不動產登記大廳瞭解到,早前包括江北核心區、雨花核心區等限購區域,已經陸續有原本被限購的購房人,再度開出購房證明,具備再度購房的資格。

界面新聞注意到,從5月10日開始,南京一些二手房網站,也掛出了早前在限售期內的新房。

以江北龍湖某項目爲例,該項目在2018年入市銷售,2020年建成,按照原限售時間,項目最快要在2022年才能進入二手房市場。但隨着限售時間的調整,該小區已有部分房源上架二手房市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南京不少購房者存在“以房換房”的情況,新房限售時間的縮短,對於加速上市流通,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循環,起到積極作用,可以有效釋放部分購買力,同時增加了南京購房者置換房產的需求。

但也有行業人士指出,新房限售時間縮短,對於處於下降週期的房地產市場而言,也會起到副作用。

南京市房地產學會會長、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所長吳翔華認爲,限售放鬆短期內會增加賣方數量:“如果買方不增加或者增加有限,則價格持續下降。目前二手房成交量並未恢復,還難以形成梯度消費和良性循環。”

根據貝殼平臺數據顯示,截止5月10日,南京二手房在售量超過13.3萬套。儘管貝殼平臺數據並不能覆蓋市場所有在售房源量,但13.3萬套的在售數據,已是同平臺的新高。

同時,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全市商品房在售套數超過7.7萬套。這意味着,南京目前全市可售房源量,超過21萬套。

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4月,南京全市(含高淳、溧水)二手房成交量爲6040套,環比小幅上漲1.6%,但同比去年同期接近1.53萬套的二手房成交量,少了9000多套,同比下滑超過60%。

市場成交量下滑,也反映出南京樓市目前面臨壓力,同時土地市場表現也不及預期。

在今年4月22的南京首輪集中供地中,共計出讓的20宗地塊中,有6宗遭遇流拍,成交的14宗地塊中還有8宗底價成交,只有3宗地塊觸及最高限價。首輪供地總成交價約191.45億元,低於掛牌出讓總價。

樓市成交量與土地市場的表現,也是南京近期接連調整樓市政策的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京外,近期江蘇省內多個城市也進一步調整了房地產銷售政策。

同爲二線熱點城市的蘇州,也自5月9日起將新房限制轉讓時間由原來的3年,調整爲2年;對二手房限制轉讓時間,由原來的3年調整爲不再限制轉讓年限;同時非限購區域房產,不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在此之前的4月,蘇州還將二手房限售年限改爲3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