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自4月25日反彈以來,至5月11日的最高價9828元/噸,花生期貨主力2210合約在10個交易日內累計最大上漲幅度爲858元/噸。”

中原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劉四奎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雖然與豆油棕櫚油菜油期現貨價格同期的漲幅相比,花生期現貨價格漲幅不值一提,但在當前俄烏衝突呈現擴大化、長期化等背景下,受進口葵花油、葵花籽等高端油脂油料數量減少的提振,花生及花生油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不少市場人士認爲,花生市場將爲相關主體提供更多的介入良機,特別是在期現貨基差較大之際,花生篩選廠、貿易商、產業企業等可以利用花生期貨進行套保操作。

新季花生種植面積下調概率大

“優良大豆與玉米種子都賣脫銷了,這是多少年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河南省金五穀糧油公司副總經理李彥軍告訴記者,從截至目前的河南省春花生種植面積,以及後期農民種植麥茬花生的意向來看,河南花生主產區駐馬店、南陽等地的新季花生種植總面積下調是大概率事件。究其原因,一是種植花生費工費力,尤其是去年收穫季出現連續陰雨天氣,讓種植花生的農民喫盡了苦頭,導致缺少勞動力的農戶主動減少新季花生種植面積。二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花生市場需求一直不溫不火,大部分時間花生價格處在8000元/噸以下,讓農戶看不到種植收益好轉的跡象。三是受各地鼓勵種植大豆等政策刺激,部分農戶選擇了種植投入少、收益相對不錯的其他農作物。

據李彥軍介紹,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他所在公司交割花生實物500多噸,雖然過程比較曲折,但總體還是比較順利的。

“去年河南部分地區花生質量較差,銷售價格自然也比較低,導致當地農戶種植花生收益不高。今年春季花生種植開始後,很多農戶減少了春花生的種植。與此同時,當前河南省已進入麥茬花生備播階段,但從農戶積極購買大豆、玉米種子的勁頭分析,麥茬花生種植面積擴大的可能性不大。”李彥軍說。

山東省煙臺市花生市場資深人士趙波告訴記者,據他對山東、吉林、遼寧與內蒙古花生種植市場的調研,上述地區新季花生種植增長的概率均比較低。一是部分產區退耕還林工作不斷加強,爲了防沙固林,原來種植花生、西瓜的田地將調整種植結構。二是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價格漲幅過大,令花生種植投入增長過快,與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相比,花生種植收益的優勢並不明顯。三是受疫情防控影響,東北地區部分農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花生備播工作。

中國花生精英網運營部負責人馬吉廣介紹,據對2022年70家花生種子貿易商數據跟蹤統計,截至4月中旬,2022年種子銷量3.23萬噸,與2021年的銷量5.03萬噸相比下滑35%,與2020年的銷量4.89萬噸相比下滑33.94%。

另據瞭解,吉林、內蒙古等地包地大戶受種植政策等影響,花生種植不太順利;江蘇等地則存在種子質量下降等問題。

花生進口數量大幅下滑

據瞭解,2022年1月至3月,我國花生米進口量僅5.5萬噸,與去年同期的19.3萬噸相比,減少了71.5%。同期,花生果進口量僅2.1萬噸,與去年同期的8.9萬噸相比,減少了76.4%。

“近年來,我國進口花生利潤受匯率及運費的影響較大,高漲的海運費等讓進口長期處於倒掛狀態。”馬吉廣說,當前我國進口的花生主要以完成油廠合同爲主,隨着國內花生米價格不斷走高,進口花生米及花生果的食用性價比正在凸顯。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20年、2021年我國花生(花生果全部摺合爲花生米,不包含花生油)的年進口總量均在100萬噸以上,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花生等油脂油料價格上漲較快,加之部分出口國政治局勢不穩、海運費上漲、船期不定等因素影響,我國花生進口數量大幅下滑,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趙波說,從目前的形勢推斷,2021/2022年度我國進口花生總量可能僅20萬噸。按正常年份來算,目前正是進口花生大量到港的時間,但當前港口較爲冷清。預計7—8月份會有部分美國花生到港,但從當前美國花生的價格、庫存數量等來看,進口量不會太大。

市場需求低迷

李彥軍告訴記者,他所在公司交割的500多噸花生以“通貨米”爲主。爲什麼不拿“油料米”來完成花生期貨交割呢?

“去年新季花生上市之後,無論油廠還是花生下游食用端廠商,對花生收購均不是太積極。”李彥軍說,這是導致花生價格一直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進入3月後,雖然價格穩中有升,但反覆波動時常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爲了順利完成期貨交割,並留出較大的處置空間,公司制定了以較高質量的“通貨米”作爲交割品的經營策略。一是主動提高交割品質量,可以保證在市場出現期現貨價格同步下滑的情況下及時化解風險,一方面讓買方難以挑出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隨時平倉了結,且可以利用質量優勢在現貨市場完成銷售。二是給花生篩選廠等合作伙伴創造盈利機會,如篩選廠購入“通貨米”後可以進行分級處理,“高端商品米”與“小米”等的價值均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國內市場高端花生米需求較爲疲弱,低端米的需求也不是十分旺盛,市場實際上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李彥軍說,受疫情影響,花生油價格走高之後,市場銷量明顯趨於下降。

據馬吉廣介紹,截至目前,2021/2022年度國內油廠花生米原料的收購量在136萬噸左右。近5年的平均收購量爲158萬噸,2017/2018年度至2019/2020年度的3個年度的平均收購量爲151萬噸。當前年度“油料米”均價在7602元/噸左右,而5年均價爲7706元/噸,4年均價爲8094元/噸,3年均價爲8483元/噸。2022年1—4月,我國花生內貿市場到貨量爲19.18萬噸,同比去年減少26.99萬噸,下滑18.18%;春節後到貨量爲13.89萬噸,同比去年的21.01萬噸,下滑33.8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