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皮、斜眼角、窄眼裂、淺眼窩——在中國常被視爲北方人的典型長相,在世界則被視爲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特徵。

單眼皮女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現在有很多人不喜歡單眼皮,選擇去割雙眼皮。但是,其實你的眼睛中隱藏着很多祖先留下的護眼祕法!或許看完文章,你會更瞭解自己的眼睛,也會更喜歡自己眼睛。

01

內眥贅皮讓雙眼皮變單

根據通常印象,在中國、日本、蒙古等東亞國家,人們長“單眼皮”的比例比較高。其實這主要是因爲,許多人的雙眼皮都被藏起來了!

藏住它的,是我們眼角的一塊小擋板——內眥(zì)贅皮。內眥就是內眼角,內眥贅皮就是把內眼角遮住的那塊皮膚皺褶。

世界各地的初生嬰兒,普遍都有內眥贅皮,通常幾個月後就會逐漸消失。而東亞人的內眥贅皮,雖然也會在幼年後消退,但一般退得不徹底,會在內側眼角留下一道褶子。

內眥贅皮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內眥贅皮比較發達,常會牽拉上眼瞼的皮膚,把原本形成雙眼皮的那道“眼皮淺溝”給隱藏起來,外表看起來跟單眼皮一樣。即便是輕度的內眥贅皮,也容易變成“半雙”:靠近外眼角的部分是雙眼皮,而靠近內眼角的部分看起來卻是單眼皮。

一對蒙古國父女。東亞北部民族往往有着更小的眼裂,曾被西方學者拿來代表所有東亞人。而在中國人內部,眼裂寬度也往往呈現從南至北遞減的規律。圖片來源:quoracdn

東亞人擁有更厚的眼部脂肪層,不僅防寒保溫,也讓我們的上眼皮更爲飽滿厚實,外觀看起來眼窩較淺。提瞼肌是拉動眼皮上下移動的肌肉。提瞼肌與眼瞼相連處皮膚內凹留下褶皺,就形成了雙眼皮;但是因爲脂肪層阻隔,東亞人的提瞼肌常常不能與眼皮直接相連,加上眼皮更加飽滿難以形成褶皺,所以單眼皮多見。

趕緊扒拉一下眼角看看,說不定你其實是雙眼皮。但是呢,有些人幾乎沒有內贅皮,就是個單純的單眼皮,比如我……

02

蒙古眼到底長啥樣?

成年人的內眥贅皮,過去曾被西方人誤認爲是“蒙古人種”(亞美人種的舊稱)的特徵,因此俗稱“蒙古褶”。

實際上,“蒙古褶”並非亞美人種獨有。北歐和非洲南部的人羣,也經常有一雙帶內眥贅皮的眼睛。

有些瑞典薩米人也擁有蒙古褶

圖片來源:wiki

準確點說,我們東亞人(以及美洲原住民)的眼睛,主要特徵不光是“蒙古褶”,而是三大特徵——內眥贅皮、窄眼裂(眼裂指睜眼時,眼球露出的上下高度)和淺眼窩

在西方人類學界,我們這種眼睛被稱爲“蒙古眼”或“東亞型眼睛”。而世界上其他族羣的眼睛,很少有類似形態,被統稱爲“非蒙古眼”。

在西方人看來,東亞人的眼睛長得很有特點。而以我們東亞人的視角,其他族羣的眼睛也挺怪。比如我們常用“高鼻深目”形容外國人的長相——先不說鼻子,“深目”則是指西亞、歐洲等地的族羣,眼窩普遍比東亞人要凹陷。

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其實是單眼皮,她那看似“雙眼皮”的淺溝不在眼瞼邊緣,而長在眉毛下方,是睜眼時皮膚內凹、嵌入眼眶留下的摺痕。這種“雙眼皮”在東亞人身上確實少見,也是因爲我們的眼窩不深凹,上眼皮厚而飽滿,難以留下摺痕。圖片來源網絡

世界各地的人類,在視力上並沒有顯著差別,爲何大家的眼睛長得如此不一樣呢?

03

眼睛裏的歲月痕跡

現代人類學家認爲,蒙古褶、小眼裂和淺眼窩,可能是東亞人的祖先爲適應寒冷氣候演化出的特徵。

在寒風中,眼角的內眥贅皮,能爲眼睛提供額外保護,尤其是保護淚小管。同時,內眥贅皮還把眼裂拉得更窄,能減少眼部的液體蒸發。

至於淺眼窩,則是因爲我們的眼窩外緣,包裹着較多的脂肪組織,眼皮上的脂肪層也比其他人羣更厚,把眼窩給“填”上了不少。這些脂肪不僅有保暖功能,而且眼窩填充後,可以避免迎面吹來的冷空氣“窩”在眼睛四周,使我們不必在寒風中凍得直眨眼。

從紅外熱成像圖可以看出,眼窩周圍是人臉溫度最高的區域——眼球結構精密,內部充滿液體,比皮膚更容易被凍壞。因此在低溫下,身體總是給眼睛“優先供暖”。我們東亞人特殊的眼睛外部構造,更有利於眼睛防寒。

人類學家猜想,東亞人的祖先,可能曾在高寒地區生活過:大約距今2萬年前西伯利亞的茫茫雪原,那時正是寒冷的冰川期。如果是這樣,那麼蒙古褶、小眼裂、淺眼窩組成的眼部防寒配置,可能幫助我們的先祖挺過了那段艱難歲月(相比之下,今天絕大部分歐洲人的祖先,是冰川期結束後,才從溫暖的中東地區遷入歐洲的)。

順便一提,凹陷的眼窩也有用處,它針對的是物理攻擊:當臉部遭到擊打時,眼睛躲在凹陷的眼窩裏,受傷的概率就小一些。因此除了經過嚴寒環境選擇的東亞人,大部分人類族羣,都保留了凹陷的眼窩。

04

自帶護目鏡,不怕閃瞎眼

除了三重防寒結構,我們東亞人的眼睛還自帶一項隱藏優勢——更能適應強光

爲避免被光線灼傷,人類視網膜上有一個“視網膜色素上皮層”,這是個含有色素的半透明保護結構。它就像深色太陽鏡一樣,可以過濾、反射強光,保護敏感的視網膜。這個色素層的顏色越淺,就能反射越多的光線;而透明度越高,則能吸收越多的光線。

與大部分族羣不同,東亞人的視網膜上皮色素層,兼有較淺的顏色、較低的透明度。這使我們的眼睛既能反射更多的光線,又能少吸收一些強光。如此給力的保護結構,意味着我們祖先生活的環境中,存在着無法迴避的強光。這會是什麼環境呢?

冰河期的東亞人先祖,冬季可能會經常面對茫茫雪原。雪地對太陽光、尤其是紫外線的反射率極高,可達95%,這樣的強光刺激極容易引發雪盲症(一種暫時性失明)。而獨特的視網膜色素層、配合較小的眼裂,似乎都是對雪地強光環境的保護性適應。

長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因紐特人,爲避免雪盲症,會用木頭或海象牙雕刻成雪地護目鏡。鏡上只留一道狹窄縫隙,能有效減少雪地反射光進入眼睛。東亞人較小的眼裂,或許就是一種自帶的“雪地鏡”效果。

這比墨鏡酷多了!

圖片來源:wiki

撰文 | 劉砥石 

繪圖 | 鄭秋暘

微信編輯 | 阿什麼爽

本文原載於《博物》2020年3月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