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援引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11日,正在美國出訪的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在記者會上透露,德國最大的一家天然氣進口商很可能已於11日上午使用盧布支付了俄羅斯天然氣

德拉吉說:“根據我們昨天看到的一些證據材料,我認爲是在今天(11日)早上,德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已經使用盧布支付了俄羅斯天然氣。”

德財長曾稱“德國拒絕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

據央視新聞報道,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4月30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德國拒絕使用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並且未來也沒有這樣做的計劃。

林德納表示,“德國不會被勒索”,德國將不會用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

他還補充說,德國目前正盡最大努力確保在能源供應方面不依賴於俄羅斯。

據瞭解,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31日簽署與“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以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的總統令,有關新規定於4月1日起生效。

55%天然氣購自俄羅斯,對德國鋼鐵、塑料和汽車行業至關重要

據新華社5月10日報道,英國媒體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德國政府官員正暗中爲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突然中斷的可能性準備應急方案。

路透社報道,上述應急方案由德國經濟部門牽頭準備,凸顯德國能源供應現狀的緊迫性。天然氣對德國鋼鐵、塑料和汽車行業生產至關重要。

作爲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曾說,想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預計直至2024年中期,德國能源供應仍將主要依賴俄羅斯。

據路透社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去年進口的天然氣中,55%購自俄羅斯。

德國政府應急方案:或對關鍵企業實施國有化

路透社本月早些時候援引歐洲聯盟官員的話報道,歐盟將在能源領域拓展對俄製裁,傾向於在今年年底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報道說,德國政府應急方案內容包括,向能源企業提供更多貸款和擔保以應對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可能對能源行業關鍵企業實施國有化。

報道說,德國政府正在討論如何推行國有化措施,例如控股俄羅斯石油貿易公司運營的PCK施韋特煉油公司。這家公司位於德國施韋特。德國政府同樣可能買入其他能源企業股份。不過,德國政府尚未就此做出決定。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正在研判如何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實施能源配給,以及實施能源配給時,企業是否優先於家庭。

德國4月份通脹率升至7.4%,連續兩個月創新高

據央視新聞,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5月11日公佈的最新統計結果,德國4月份通貨膨脹率上升至7.4%,繼3月份達到7.3%之後再次創下新高。

聯邦統計局局長蒂爾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德國3月份和4月份的通脹水平已經連續兩個月創下198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在部分聯邦州甚至達到了近50年以來的新高。上一次德國出現如此高的通脹水平是在1981年秋季。當時受兩伊戰爭影響,原油價格急劇上漲。

數據顯示,當月通脹率高企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4月份食品價格的上漲也已超出平均水平,烏克蘭衝突的影響正變得愈加明顯。另外,按照聯邦統計局的分析,疫情危機、原材料匱乏和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同樣導致了價格上漲。

具體來看,4月份,德國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8.6%。其中,食用油上漲27.3%,肉類和肉製品上漲11.8%,乳製品和雞蛋上漲9.4%,新鮮蔬菜上漲9.3%。如果排除能源產品,4月份的通脹率爲4.3%。值得注意的是,與3月份相比,能源產品整體價格下跌了3.1%。其中,取暖用油下跌了20.3%,汽車燃油下跌了5.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