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致中國旗下的品牌ONLY、JACK&JONES、VERO MODA、SELECTED曾是一代年輕人的回憶。

又一國外服裝品牌宣佈關閉在中國的品牌門店。

近日,一份《思萊德終止零售業務的告知函》在網絡流傳。該告知函顯示,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後稱“綾致中國”)將於7月31日前關閉旗下男裝品牌思萊德(SELECTED)在中國的所有零售店鋪。

5月12日,時代財經致電綾致中國,電話並未接通。但是天貓SELECTED官方旗艦店、綾致時裝官方店客服,以及杭州分公司均認可了該《告知函》真實性與線下業務調整動作,關於思萊德品牌線上業務方面,仍在等待公司進一步通知。

No Agency時尚行業獨立分析師唐小唐對時代財經說:“綾致公司發展一直比較穩健,消費(大環境)不行,男裝也會差一些,正裝更差。同時,私營企業在規模方面需求較小,盈利第一,收縮也是正確的策略。”

銷售下滑,轉型艱難,店員每月僅拿3000元工資

綾致中國官網顯示,成立於1996年的綾致中國是丹麥BESTSELLER時裝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時裝市場的外資服飾集團,旗下有ONLY,JACK&JONES,VERO MODA,SELECTED品牌,同時與丹麥傢俱品牌HAY和瑞典高端成衣品牌J.LINDEBERG有深度合作。

2008年,思萊德進入中國市場,是綾致中國的第四個品牌,並擴張至1300多家門店。得知思萊德關閉線下門店的消息,網友們對該品牌的評價也毫不留情。有網友認爲思萊德設計“跟不上時尚變化”,與自己的兄弟品牌JACK&JONES的產品“嚴重同質化”。

告知函中,綾致中國爲思萊德的退出給出了詳實的理由。綾致中國認爲,2020年以來的後疫情時代帶來了消費習慣的巨大改變,思萊德所堅守的男士商務剪裁和商務休閒單品牌調性,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儘管思萊德在過去的兩年進行了全面轉型的嘗試,如開發“銀標”系列舒適耐用的功能性服裝,與世界著名設計師Études共同開發聯名款,與國際知名面料供應商Gore-tex、Cordura、Polartec等合作。但是線下客流銳減,高額的店鋪成本最終讓公司離轉型的目標越來越遠。

於是經股東重要決定,提出關閉思萊德在中國的所有線下零售店鋪。與此同時,綾致中國還表示目前旗下另兩個女裝品牌ONLY、Vero Moda和男裝品牌Jack&Jones運營良好,並對其有長足信心。

5月12日,時代財經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廣州市中心商圈的一家商場,該商場的思萊德門店仍在營業,目前正在進行全場商品7折的優惠活動,該門店銷售人員表示,自疫情之後,儘管在市中心客流最大的商場,但門店幾乎沒有人進,自己每月只能拿保底工資3000多元。

SELECTED廣州某門店,時代財經/攝

快時尚、本土品牌崛起,早鳥綾致中國跌倒

綾致中國旗下的品牌ONLY、JACK & JONES、VERO MODA、SELECTED曾是一代年輕人的回憶。

1996年,綾致時裝在進入中國之時,國際快時尚品牌ZARA、H&M等還未入駐中國市場,美特斯邦威、太平鳥等品牌也處於發展初期,綾致依靠前衛的設計俘獲了一大批消費者的心。

根據國信證券研報,早在2014年BESTSELLER時裝集團在全球擁有超9000家門店,其中有6000家在中國。2013年綾致時裝在中國的市佔率接近2%,但是到了2020年綾致在中國的市佔率僅剩1.4%。

這與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綾致集團的錯誤策略有關。2006年以ZARA爲首的快時尚進入中國,更多以年輕人爲目標羣體的本土品牌崛起。綾致集團卻一邊擴張開店,一邊加大折扣力度以維持銷售增長。

根據一位曾在綾致工作多年的員工透露,約10年以前,在某地區省會城市,綾致中國旗下一品牌專櫃面積僅不到30平方米,但是客流量和買單率都高得驚人,一個月輕輕鬆鬆150萬元銷售。

2015年後,綾致旗下品牌老化,清理庫存不當,數字化供應鏈落後,中國區銷售額便一路下滑。

時代財經瞭解到,綾致中國的所有線下門店均爲直營模式,相比許多依賴於經銷渠道的服裝品牌來說,在鋪租、員工工資、管理成本的重壓下,銷售額的持續疲軟會爲公司帶來巨大的壓力,近兩年疫情高壓下,關店已成爲常態。

“現在服裝行業是飽和狀態,沒有哪個品牌做得特別好,跟以前沒得比。”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在某北方地區,綾致中國旗下原本在該地區月入百萬(元)的店鋪能多達三十多家,但現在不足五家,疫情之後她所在的大區也因爲業績太差而大規模撤店。

押寶旗下高端品牌,集中精力做Jack & Jones?

實際上,業務規模的收縮治標不治本,砍掉思萊德零售,綾致中國還有什麼打算?

唐小唐對時代財經分析,關閉思萊德的零售運營渠道可能是爲了集中精力做好Jack & Jones。

上述曾就職於綾致的工作人員也對男裝品牌Jack & Jones的生意更爲看好,“一直挺穩定的,哪怕疫情影響下,也是品牌裏面相對比較樂觀的。”國信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男裝品牌Jack & Jones在中國的店效爲綾致中國各品牌之首,達2068萬元/月。

相比思萊德少得可憐的營銷動作及被拋棄的命運,Jack & Jones的確更像是公司的“親兒子”。

2021年9月,Jack & Jones與國內頂尖街頭籃球廠牌賽事“路人王籃球”攜手舉行籃球爭霸賽事,2020年,該品牌不僅花重金邀請流量明星親臨直播間帶貨,還兩度與頂尖華人潮流品牌CLOTTEE by CLOT聯名。

與此同時,時代財經還發現,綾致中國似乎也在旗下高端成衣品牌J.LINDEBERG上花了不少心思。儘管該品牌在2012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但去年下半年以來,該品牌仍不斷進駐各省會城市高端商圈,也能找到不少明星同款產品。

這會是綾致中國的新增長機會嗎?唐小唐表示當前還無法判斷,也不太清楚公司具體的想法,“現在可能不是擴張期吧,大家應該都比較謹慎,很少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業績壓力下,綾致中國頻頻因質量問題被罰。

今年4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深圳星河蘇活購物公園銷售部因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服裝,被處以行政罰款1.55萬元,並沒收違法所得。

去年6月7日,公開信息顯示,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近兩個月因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而連續三次受到行政處罰,處罰單位均爲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累計被罰超100萬元,且沒收違法所得超50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