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持續面臨價格上漲壓力。4月,美聯儲密切關注的美國通脹數據雖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及市場預期,仍在40年來的高位附近徘徊。

當地時間5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升8.3%,較上月8.5%的增幅有所緩和,但高於市場預期的8.1%。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同比升6.2%,較上月6.5%的峯值略有回落,但仍超出市場預期的6%。

數據表明,美國通脹或已顯現出一些降溫跡象。不過,經濟學家與分析師普遍認爲,現在就判斷通脹已經或接近“見頂”還爲時過早。

另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PPI環比升0.5%,預期升0.5%,前值升1.4%。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遇到通脹的拐點,美聯儲在6月的議息會議上大概率還是會維持比較激進的貨幣政策。但是,不論通脹拐點和經濟衰退哪個先到來,都有可能改變美聯儲目前比較鷹派的貨幣政策。

誰在推高美國通脹?

居高不下的通脹持續爲美國消費者帶來困擾。具體來看,住房、食品、機票和新車價格,是4月推動通脹增長的最大因素。而此前對通脹增長貢獻較大的能源價格、二手車與卡車價格等則有所回落。

環比來看,4月整體食品價格上漲0.9%,連續第17個月上漲。乳製品價格上漲2.5%,爲2007年7月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

機票價格4月環比增幅高達18.6%,爲1963年首次跟蹤該類別以來最高單月環比增速。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美國國內旅遊業的恢復是帶動機票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

新車價格環比增速從上月的0.2%上升至1.1%。王昕傑表示,這是由於芯片的供應仍然緊張。不過,二手車與卡車價格則延續了此前回落的態勢,環比下降0.4%。

住房成本出現了持續增長的態勢。4月住房價格同比上漲5.14%,高於3月的5%,爲1991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住房在美國CPI籃子中權重佔比約1/3,相關分析指出,如果住房成本不盡快放緩,將對整體通脹恢復到正常水平帶來較大阻礙。

能源方面,4月整體能源價格同比增長30.3%,環比下降2.7%。能源商品價格環比下降5.4%;其中,汽油價格降6.1%。

楊水清向記者指出,4月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的通脹或已從第一輪的供需問題轉向能源拉動後,又過渡至服務業通脹。隨着出行旅遊等需求的劇增,楊水清認爲,未來判斷通脹是否見頂,還要看美國服務業的通脹能否得到有效的遏制。

Jefferies LLC首席經濟學家Aneta Markowska指出,“推動通脹上漲的原因不再僅僅侷限於最初疫情帶來的供應鏈短缺問題,這意味着通脹壓力實際上正變得更加廣泛”。

王昕傑也表示,美國通脹的成因沒有那麼快消除,結構上會從商品通脹轉向服務業通脹。因爲服務業更容易把漲價因素傳導給消費者,比如住房、運輸和醫療服務。不過,王昕傑預計整體通脹會在下半年有所放緩。

繼續加息50還是75基點?

美國4月CPI與核心CPI的同比和環比均超市場預期,顯示美聯儲對抗通脹的任務仍然艱鉅。

其中,最“出乎意料”的是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部分。據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4月核心CPI環比增長0.6%,較上月0.3%的增幅有所擴大,且爲過去三個月來最高環比增速。

Capital Economics的高級經濟學家Andrew Hunter指出,4月份核心通脹的回升可能會加強美聯儲在未來幾次會議上繼續加息50個基點的決心,同時也意味着美聯儲將考慮更積極地加息。不過,Hunter補充稱,隨着商品暫時的短缺得到緩解,以及工資增長降溫,通脹將進一步更明顯地回落,美聯儲或在今年下半年放慢緊縮步伐。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前美聯儲理事Randall Kroszner也表示,核心通脹的環比增速回升會使美聯儲感到困擾,Kroszner 認爲,“這是通脹正在變得根深蒂固的證據”。

楊水清指出,美聯儲此輪的貨幣政策緊縮是相對落後的。應該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啓相關的加息事宜,但實際上一直推遲到今年3月份纔開始加息。未來還有五次議息會議,從目前的通脹數據來看,預計美聯儲加息的力度或高於預期。眼下,美國的聯邦基準利率在0.75%-1%,今年有望達到2%左右的水平。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5月議息會議後曾表示,美聯儲可能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中,每次加息50個基點。

王昕傑認爲,美聯儲在6月的議息會議上,大概率仍將維持較爲激進的加息幅度。但不論通脹拐點和經濟衰退哪個先到來,都有可能改變美聯儲目前比較鷹派的貨幣政策。王昕傑解釋,通脹如預期的緩解之後,美聯儲的工作會集中在支持經濟,雖然不會看到貨幣政策的轉向,但是從程度上來說應該會有所收斂。

而經濟衰退如果先於通脹拐點到來,參考上一輪,即2018年美國貨幣緊縮週期時的情況,王昕傑指出,當看到緊縮的貨幣政策帶來經濟下滑之後,美聯儲快速退出了貨幣緊縮的政策,並停止縮表,在2019年7月重新啓動降息。如今的情況和2018年下半年有一些類似,都是由於緊縮造成了經濟衰退的預期或者現實。不同點在於,目前的緊縮力度要強於2018年的水平,所以對於資產類別的預期效應也過分加大。但不變的是,如果真的經濟衰退到來,那麼本身通脹的拐點已經臨近,貨幣政策的轉向概率也會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在11日表示,4月通脹仍然“過熱”,但尚未達到使美聯儲必須改爲加息75個基點的程度。布拉德同時表示,“未來通脹或有可能會大幅放緩,數據可能將美聯儲推向任何一個方向。”

Charles Schwab首席固收策略師Kathy Jones坦言,市場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數字,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讓市場排除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長期來看,王昕傑則認爲,預計經濟衰退還爲時尚早,但是市場已經部分預期此情況。但在他看來,不論未來是通脹先到來或者經濟衰退先得到印證,都可能造成貨幣緊縮由快到慢的概率。

(作者:李依農 編輯:林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