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楊卉 

*ST聖亞的控制權之爭於兩年前拉開序幕,在董事會層面的爭鬥一度出現肢體衝突。最終,原管理層退場,現任總經理及董事長“上位”。但有意思的是,兩年過去,*ST聖亞實控人及控股股東的位置仍“無人認領”。

5月11日晚間,*ST聖亞回覆上交所的年報問詢函,稱公司及全體董事均認定公司控股股東爲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海灣投資)。而星海灣投資方面則拒絕這一角色定位,上交所稱“雙方認定存在重大不一致”。

*ST聖亞:第一大股東是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我不是

5月11日晚間,*ST聖亞剛回復完上交所問詢函,又收到一封監管工作函。在這封監管工作函裏,上交所指出,公司及全體董事均認定公司控股股東爲星海灣投資,而星海灣投資則認定自身非公司控股股東,雙方認定存在重大不一致。

上交所在監管工作函中進一步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認定對公司影響重大,如認定不準確導致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將受到損害。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依法依規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不得隱瞞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身份,規避相關義務和責任。

那麼,誰有可能是大連聖亞的控股股東?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控股股東指其持有的股份佔公司股本總額50%以上的股東;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根據*ST聖亞在公告中的陳述,公司股權結構較爲分散,除星海灣投資(持股比例爲24.03%)外,公司5%以上股東還包括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磐京基金)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19.46%)、楊子平及一致行動人蔣雪忠(合計持有10%),並無持股佔比50%以上的股東。

至於上述兩個持股較大的股東,也各自在*ST聖亞5月11日發佈的公告中表明瞭立場。其中,磐京基金稱,除了一致行動人,自己與大連聖亞其他股東之間不存在一致行動或共同控制股東大會的協議或安排;2019年7月首次舉牌以來也多次公開承諾不謀取大連聖亞控制權。“磐京基金一直認爲大連聖亞控制權是大連市人民政府的”。

另外,根據楊子平提供的說明,楊子平不謀求大連聖亞控制權,楊子平及配偶蔣雪忠與大連聖亞其他董事之間均不存在一致行動或共同控制董事會的協議或安排,與磐京基金及大連聖亞其他股東之間亦不存在一致行動或共同控制股東大會的協議或安排。

截至發稿,除了*ST聖亞在年報及公告中提到星海灣投資爲公司控股股東但被當事方否認外,*ST聖亞的控股股東及實控人仍處於“無人認領”的狀態。

第一大股東未獲董事會過半席位,2020年底曾聲明非控股方

其實,*ST聖亞的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無人認領”一事已不是第一次受到關注。2021年年底,上交所就曾就此發佈監管工作函;再向前追溯,2020年年底星海灣投資還在其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佈聲明,稱其並非*ST聖亞控股股東。不過時至今日,雙方對此仍是各執一詞。

具體來看,星海灣投資於今年5月9日時回覆*ST聖亞時稱,星海灣投資曾在*ST聖亞(當時爲大連聖亞)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及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中提請關於董事會成員的選任與罷免議案,表決結果均爲不通過;而其他股東罷免星海灣投資提名董事的議案全部通過。

星海灣投資認爲,其雖持有*ST聖亞24.03%股權,但所享有表決權不足以對股東大會決議產生重大影響。且截至回覆日,星海灣投資在*ST聖亞董事會和監事會中無任何席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規定,星海灣投資不是*ST聖亞的控股股東。

此外,星海灣投資還表示早在2020年12月就曾函請*ST聖亞如實進行信息披露,也曾在己方公司企業公衆號上發佈非大連聖亞控股股東的聲明,從2020年至2022年多次委託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向*ST聖亞發送非大連聖亞控股股東的律師函及提示函,希望*ST聖亞秉承“依法依規、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進行信息披露。

5月12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ST聖亞實控權等問題發郵件並致電星海灣投資,接線員工稱負責此事的同事不在。隨後記者嘗試再次聯繫該公司,但電話並未接通。截至發稿,記者發送的採訪郵件也未有回覆。

對於星海灣投資提到的“在*ST聖亞董事會和監事會中無任何席位”,*ST聖亞董事會在5月11日發佈的公告中表示,根據公司歷年年度報告等資料,自星海灣投資取得公司股份之日起(2008年12月),其提名當選的董事不超過3名(含獨立董事),但星海灣投資從未聲明其已喪失控制權。

至於星海灣投資提到的“提請董事會成員選任與罷免議案表決結果均爲不通過;罷免星海灣投資提名董事議案全部通過”一事,*ST聖亞並未在5月11日的公告中作出詳細說明。不過,此事從當日公佈的磐京基金回覆中卻可窺一二:“磐京基金一直認爲大連聖亞控制權是大連市人民政府的,磐京基金只是反對大股東星海灣投資委派的董事、監事不作爲、亂作爲,反對已被股東大會罷免的不適格董事被大股東星海灣投資再次提名的情況,磐京基金多次呼籲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市國資委提名合格董事參與公司治理”。

就此,記者於5月12下午幾次致電磐京基金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的電話,均未有人接聽,截至發稿採訪郵件也未有回覆。

爲佐證星海灣投資確爲*ST聖亞控股股東,*ST聖亞董事會除了列舉6條詳細說明(如“2022年4月18日,公司全體董事出具《一致行動情況說明》,確認其與*ST聖亞其他董事之間不存在一致行動或共同控制董事會的協議或安排”)來表示星海灣投資提供的資料及理由不足以證明公司控制權已發生變更外,還列舉了三項證明。

根據*ST聖亞董事會的說法,星海灣投資在首次聲明不是公司控股股東(2020年11月23日)後,仍控制公司股東大會特別決議事項的審議結果;且公司目前的股權及控制結構未影響公司治理有效性。

*ST聖亞董事會還表示,截至5月12日,公司共有9名董事,其中4名由楊子平提名,2名由磐京基金提名,均未達到公司董事會成員總數的半數。公司董事會不存在單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星海灣投資曾於2020年年底在其官微發佈聲明稱,彼時大連聖亞的9個董事會席位中,磐京基金提名的董事有1人,楊子平提名的董事有5人,星海灣投資沒有獲得上市公司半數以上的董事會席位。

就公司實控方及未來發展等問題,記者於5月12日下午向*ST聖亞公開郵箱發送了採訪提綱,並致電董祕公開電話欲進一步瞭解情況。接線員工表示,公告已經披露得很詳細,要先看一下郵件。但截至發稿仍未有回覆,董祕公開電話此後也無法接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