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態化核酸檢測背景下,“15分鐘核酸採樣圈”,可以快速提高疫情監測預警靈敏性,在疫情規模還極小的時候發現疫情,以較低的成本撲滅疫情,也能夠有效應對隱匿性傳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萍 實習生 楊寧 北京報道  5月13日,北京衛健委最新消息顯示,5月12日0時至24時,新增42例本土確診病例(含1例5月9日、2例5月11日診斷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和8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

5月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2場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指出疫情處置事不過夜,堅持“以快制快”打法,堅持24小時處置法則。並介紹稱,北京市決定從5月13日開始,利用週末窗口期,在西城、東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經開區等12個區進一步開展三輪區域核酸篩查。5月13日倡導居家辦公,14、15日居家休息減少流動,就地參加核酸篩查。

據瞭解,北京市從當前防控需要出發,要求自5月12日起,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商務樓宇、商場超市、賓館酒店、餐飲飯店等公共場所,須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決定,自5月10日起提供分區單雙日核酸檢測服務。

在國家部署下,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推出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積極探索構建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

13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有利於老百姓就近就便進行核酸檢測,有利於感染的早發現,進一步提高疫情監測預警的靈敏性。爲擴大核酸採樣人員隊伍,滿足採樣需求,各地也在進行探索,鼓勵具有衛生相關專業技術職業資格並經過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培訓合格的人員參與核酸採樣,不僅侷限於醫生和護士。

此外,一位核酸檢測企業CEO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常態化核酸檢測背景下,“15分鐘核酸採樣圈”可以快速提高疫情監測預警靈敏性,在疫情規模還極小的時候發現疫情,以較低的成本撲滅疫情,也能夠有效應對隱匿性傳播。“常態化核酸檢測可以儘早發現傳染源並從源頭上控制住疫情,最大可能杜絕大規模疫情暴發。”

兩條獨立傳播鏈已基本清晰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稱,自4月22日以來,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已累計完成391例本土感染者標本測序,序列比對結果提示,全市存在兩條獨立傳播鏈,均與近期京外聚集性疫情及其外溢至其他省市的病毒序列完全一致。

經流行病學和基因測序結果提示,初步認爲北京市的兩條獨立傳播鏈爲朝陽區涉及疫情和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涉及疫情。目前傳播鏈條基本清晰,已明確感染來源的新增感染者均與之前通報的感染者存在流行病學關聯。社會面仍存在隱匿傳染源,疫情傳播尚未完全阻斷。

此外,目前北京社會面仍有零星新發病例,北京市疫情防控面臨較大挑戰。其中,較爲突出的是北京農商銀行數據中心和中鐵十一局三公司的聚集性疫情。

據瞭解,北京農商銀行數據中心是社會零星隱匿傳染源導致的聚集性疫情,規模較大,感染者分散較廣。截至目前,北京農商銀行數據中心相關聚集性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34例,其中員工26例、員工親友8例;另有1例現住海淀區的感染者疑似與該疫情相關,該病例是社區核酸篩查發現的感染者,工作地點爲海淀區安寧莊后街123號餐行者美食廣場,是一名外賣員。初步流調結果提示,疑似與北京農商銀行數據中心聚集性疫情相關。流調溯源正在進行中,疫情發展總體平穩。

目前,中鐵十一局三公司的傳染鏈已有19例感染者,新增感染者4例。涉及2個區,其中房山區8例、海淀區11例,另有3例現住海淀區的感染者疑似與該疫情相關。據龐星火表示,預計未來出現續發病例的可能性較大。

據統計,截至5月12日15時,北京本輪疫情累計報告928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北京市累計報告928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中,朝陽區349例,房山區267例,豐臺區69例,通州區71例,海淀區64例,順義區44例,昌平區15例,石景山區13例,大興區11例,東城區8例,西城區9例,門頭溝區3例,密雲區、延慶區各2例,經開區1例,共涉及15個區。

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朝陽區新增新冠肺炎陽性檢測者6名,單基因陽性1人,均爲管控人員。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四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主要是實時熒光RT-PCR方法,此檢測方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中開放讀碼框1ab(open reading frame 1ab ,ORF1ab )和核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樣本採樣和檢測技術指南》,實驗室確認陽性病例滿足一下兩個條件中的一個:

條件一:同一份標本中新冠病毒2個靶標(ORF1ab、N)實時熒光RT-PCR檢測結果均爲陽性。如果出現單個靶標陽性的檢測結果,則需要重新採樣,重新檢測。

條件二:兩種標本實時熒光RT-PCR同時出現單靶標陽性,或同種類型標本2次採樣檢測中均出現單個靶標陽性的檢測結果,可判定爲陽性。

一般情況下,陽性患者的ORF1ab和N基因同時陽性,但也會出現ORF1ab或N基因某一個陽性,稱爲單陽性。對上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爲單陽性的病例,仍然需要再次取樣進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來判斷是否爲病例陽性。

上述CEO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單基因陽性即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兩個基因片段中有一個呈陽性。單基因陽性不能確證此人感染新冠病毒,還需後續複測和結合流行病學史、臨牀表現、抗體檢測、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綜合判定,就像其他的疾病,同樣需要各種檢測手段進行綜合判斷一樣。

打造“15分鐘核酸採樣圈”樣本

在上述發佈會上,徐和建表示,當前,北京市社會面仍有零星散發病例,與疫情較量正處在膠着狀態。爲及早發現病毒隱匿傳播風險,迅速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自5月13日起,利用週末窗口期,連續三天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經開區等12個區開展區域核酸篩查。

另據瞭解,北京市要求自5月12日起,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商務樓宇、商場超市、賓館酒店、餐飲飯店等公共場所,須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全民核酸檢測常態化下,如何提高居民核酸採樣便利性和效率以及如何爲長期堅守核酸檢測一線的醫護人員,打造更安全舒適的採樣環境,如何更好地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等問題被重點關注。

實際上,5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國家層面明確要求進一步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升級防控標準,提高應對處置能力。發生疫情地區要採取更堅決果斷措施,刻不容緩做到“四應四盡”,儘快實現社會面清零。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拓寬監測範圍和渠道。

截至目前,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都在打造15分鐘核酸“採樣圈”,北京也在開始積極佈局。北京市各區域正根據區域地理特點、人口規模與分佈、人員流動等因素,按照就近就便原則,通過搭建採樣帳篷、設置集裝箱式的“核酸採樣小屋”等多種舉措,加快便民核酸採樣點的佈設完善工作,以確保重點人員“應檢盡檢”,有需求人羣“願檢盡檢”,滿足市民檢測需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聯合海爾生物醫療在人流量大且密集的區域,以智能移動安全採樣工作站爲載體,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15分鐘核酸採樣圈”,打造了全區首個一體化智慧核酸採樣服務樣板,正壓、過濾、消殺三重防護,爲周邊小區居民、上班族及過往行人等不同人羣,帶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常態化核酸採樣服務。

與以往由帳篷或集裝箱搭建成的臨時採樣點相比,北京西城區月壇北街紅塔禮堂便民核酸採樣點的採樣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在這個建成的海爾生物醫療安全採樣工作站——近5平米採樣空間裏,共有兩名醫護人員同時展開採樣。採樣時,站內的醫護人員將手伸入玻璃窗上的塑膠手套中,站外居民配合張嘴,採樣全程隔着玻璃進行,提升了安全防護等級;並且市民走完從登記到採樣全部環節,用時大約30秒,簡單迅速。這樣粗略一算,在“雙人採樣”模式下,該採樣點10分鐘不到就能完成近40人採樣。

實際上,月壇街道常駐人口密度大,毗鄰金融街,人口流量也較大,每次核酸採樣體量巨大。對此,月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昭指出,智能核酸採樣工作站機動靈活,易於部署,設備到位後只需簡單調試就能投入使用,隨需隨設,節省佈設時間;更重要的是,它帶來的這種融採樣、暫存、消殺等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採樣服務,不僅提高了檢測效率,也改善了醫護人員的採樣環境。從整體上,提升了街道核酸檢測服務能力。

據瞭解,安全採樣工作站內正壓新風系統、氣溶膠吸附裝置類過濾系統、紫外消殺系統、空調系統等一應俱全。採樣時,醫護人員打開正壓防護系統後,站內氣壓會高於外部,可有效阻止外部氣流進入;同時,採樣窗口外的氣溶膠吸附裝置則可及時吸走市民採樣時可能會噴出的飛沫,“內外兼修”的技術加持下,採樣全程“零接觸”,給醫護人員帶來雙重保護。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主任嶽研昆對該安全採樣工作站表示認可並指出,月壇街道採用最新的海爾生物正壓過濾安全採樣亭,通過正壓、過濾,使醫務人員可以內外隔絕,保持一個正壓狀態,同時也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同時也對被採樣人員有一個保護作用。“在不需要穿厚重的防護服的基礎下可以順利的完成採樣工作,近期我們進入炎熱的夏季,目前在北京疫情的情況下,採用這樣的安全採樣亭,對整體北京市疫情防控帶來很大效率的提升,同時保護好醫務人員,也是爲了更好完成疫情防控工作。”

以往在戶外採樣點,爲確保安全,採樣工作人員需要穿着層層防護服,往往不到兩小時就汗流浹背,“負重”作業工作人員難受,也會影響採樣效率;現在,在工作站內採樣,空間相對獨立,又有正壓、過濾、消殺三重防護,工作人員可以“輕裝”上陣,提高檢測效率。

另據海爾生物醫療負責人介紹,安全採樣工作站內設置了獨立的正壓新風系統、紫外消殺系統、空調系統等,讓醫護人員可以不再穿戴防護服採樣,大大地優化了採樣環境。同時,海爾生物的安全採樣工作站可根據不同人羣分佈產生的不同採樣體量,配合落地區域採樣點佈設原則,設置出“一人採樣”和“多人採樣”、“登採一體”多種作業模式,可以更好地滿足居民小區、工業園區、商圈、農貿市場、交通站點、學校等不同場所檢測需求。

此次,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依託海爾生物醫療核酸安全採樣工作站,打造的融採樣、暫存、消殺等功能於一體的全流程核酸採樣服務,既高效便捷,安全舒適兼具,可以融入多個場景,不僅在街道社區還有學校、工業園區等人羣密集場所,還能投放在機場、車站、農貿市場、商超等人眼密集流動的防疫重點區域,隨需隨設,讓市民全面實現採樣“自由”。這也或將爲西城區全區,乃至整個北京市接下來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開展提供樣板借鑑。

(作者:朱萍,實習生,楊寧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