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除了對話之外,還需要其他元素,比如行動和敘述。

對話是人物的語言,可以使人物和故事躍然紙上。行動是人物的身體動作,可以製造出動態感。敘述是人物的思想,人物思考周圍發生的一切,以觀察場景、其他人物或思考故事情境的形式出現,給故事以深度和實質。描寫也是故事的一部分,但它本質上是敘述的另一種形式。故事同時需要這三種元素,給讀者製造一種立體感。

創作一個故事,意味着要將所有的小說元素編織在一起,就像我們用各種綵線編織出不同圖案的毛衣,或者舞蹈者在舞臺上來回穿梭,給人留下美好的畫面。如果對話、敘述和行動編織得非常成功,就可以給我們呈現出一幅豐富多彩的美麗圖畫。

對話、敘述和行動的熟練編織,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在生活中,我們可能一邊做事情(行動),一邊思考(敘述),一邊和別人交談(對話),這三件事情可能是同時發生的。


一、將對話編入行動

在以行動爲主的場景中,不時地插入一些對話,會使這個場景更加富於立體感,也更貼近於生活。

在創作行動場景時,許多人更專注於人物的行動,而忽略了人物可以用言語來表達某件事情。

即使人物獨自在場景中,也可以讓他自言自語,從而製造出立體感。這種立體感是我們在每一場景中都不懈追求的。

將對話編入包含很多人物的行動場景,比如羣衆活動,跳廣場舞、人物聚會等場景,可以使場景充滿生機和活力,產生很好的效果。

你應該對不同元素進行編織,特別是在羣衆場景中,要增加對話的情節。如果沒有對話,場景就會變得死氣沉沉,沒有生機。即使人物在四處遊動,有所行動,場景也會停滯不前。

對話可以爲場景提供動力,沒有對話的行動,通常缺乏某種內涵。

創作對話場景時,要確保筆下的人物正在行動。即使沒有劇烈的活動場景,也要讓人物從事某種活動,這纔是讀者感興趣的。

對話賦予人物生命,行動和對話結合在一起,才能創作出具有立體感的人物和場景。在一些場景中,只有人物在交談,而忽略了要用行動去製造立體感。插入少量的行動,就可以有效吸引讀者,讓生動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


二、將敘述編入對話

敘述是大多數作者最喜歡的元素。敘述是在講述,而對話則是在展示。故事中有時需要講述,有時需要展示。我們很少見到故事中使用過多的對話,卻經常能夠看到故事中使用過多的敘述。

敘述是故事的一部分,可以描述人物或環境,展現背景,回憶過去,展示人物的思想,進行人物刻畫,探討問題等。

敘述是傳達故事聲音最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中,主人公要跟讀者分享一個比較私密的故事,大多以人物爲主線,而不是以情節爲主線。敘述這類故事,就可以通過敘述直接向讀者講述故事。

但如果只有敘述,場景就會變得非常無聊。只有故事中加入一些行動和對話,纔會讓讀者跟隨作者帶着人物去任何地方。

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要敘述,就想辦法創作一個場景,使人物在場景中交流,然後將敘述編入場景之中。

當場景中由於對話而顯得頭重腳輕時,就需要加入一些敘述,讓自己扮演各種角色,想象他們正在想什麼、觀察什麼。

對話場景中加入敘述,會使場景的節奏放慢,所以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在不影響故事張力的地方加入一兩行敘述。


三、編織對話、敘述和行動

在寫作中,我們要讓多個人物置於同一場景之中,利用對話、敘述和行動三種元素,使場景達到平衡。將三種元素編織在一起的對話,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能在情感上極大地吸引讀者。

爲了編織這三種元素,你必須進入人物的內部,深入瞭解這個場景何時對話過多,何時敘述過多,何時行動過多,學會辨認使三者達到完美平衡的故事場景節奏。

場景中的對話時間持續過長,行動過多,都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留心觀察只使用了一種元素的場景,看這些場景是否讓你感覺真實,是否能在情感上吸引讀者。如果不真實,就想辦法增加一些元素,讓自己感覺更加真實,並能吸引讀者的注意。

如果你只是想突出敘述者的某一種性格特徵,或者聚焦人物正在談論的某一個具體事件,或者只是想專注於某個人物所說的話。你不想讓場景變得雜亂無章,不想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不想讓節奏因爲行動或敘述而減緩,你就可以使用單一元素,而沒有必要綜合使用這三個元素。

節奏是你應該關注的一種最常見的小說元素。在考慮何時該將對話、敘述和行動編織在一起,何時又這麼做時,最好的鑑別方法就是看小說的節奏。

敘述是在進行詳細講解,而對話是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如果你正在創作一個快節奏的衝突場景,其中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物,你就應該考慮只使用對話,至少在部分場景中應該這樣做。

如果你把焦點集中在人物思想上,或者想描述某件事,而這件事在對話中聽起來不是很自然,就應該直接使用敘述。

如果你描寫的場面很緊張,表達的感情很強烈,人物在此時此刻根本無法說話,你就需要使用行動去推動場景向前發展。

何時應該編織三種元素,何時不應編織,並沒有固定的規則。想要編織得精美,就需要找到故事自身的節奏。無論使用對話、行動還是敘述,每一種元素都應起到雙重作用:除了推動故事向前發展,還要透露人物的動機。因爲了解了人物動機,就瞭解了這個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