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在市場遇冷的情況下,頂流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奔私”以後的首批新產品以45億元的認購規模收官。

5月9日,董承非“奔私”後首批新產品——睿郡承非系列產品在招商銀行、興業系、中信系、平安銀行等十來個渠道開始發售。澎湃新聞記者獲悉,該產品上午首日募集規模近7億元。

“隆冬已過,春寒料峭。在今年最冷的市場環境裏,睿郡承非新產品用五天時間完成募集45億元,難能可貴。本次發行,是最好的試金石。”完成募集後,睿郡資產在致渠道的感謝信中稱,“千里之行,正好起步;春華秋實,只爭朝夕。睿郡人會用紮實穩健的業績和踏實用心的服務,回報夥伴們的信任和厚愛。”

對於自己的首批私募產品,董承非本人也進行了大手筆跟投。此前的5月6日,睿郡資產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同持有人共進退的初心,董承非擬自購不少於4000萬元新基金。

睿郡資產是由興證全球基金兩位前任高管——杜昌勇和王曉明聯合創立的百億私募基金。

據天眼查資料,睿郡資產成立於2015年5月,公司創始人杜昌勇是原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專戶投資總監,可謂國內最早一批可轉債專業投資者。

2022年,前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管理資產總規模曾超600億元的董承非加盟睿郡資產,擔任管理合夥人兼首席研究官。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睿郡承非系列產品設置了兩年封閉期和一年準封閉期,在準封閉期內可有條件贖回,準封閉期贖回費3%。

從投資策略來看,董承非主曾在路演中表示,他是一個“策略型選手”,整個投資框架的底層的出發點是風險和收益的配比,在投資過程中,花了比較多的精力在做各種資產、各種行業、各個公司,乃至不同行業的公司的風險收益的比價。

據澎湃新聞記者從渠道獲悉,在睿郡承非系列產品產品中,除了投資股票外,還將投資可轉債、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其中55%比例自下而上選股策略,30%擇時策略,10%套利策略,還有5%的另類風險對沖。

“最重要是選股策略,以往主要精力花在自下而上選股上面,還有中觀的行業比較。另外我會堅持做擇時,但不是一年做幾次擇時,而是幾年做一次擇時。第三個子策略是套利策略,第四個子策略是另類策略的嘗試,是自己不成熟的想法,進入私募想要完善和拓展的領域。”董承非在路演時也表示。

對於產品發行後的建倉思路,董承非表示,自己會在有一定的安全墊下,佈局一定的倉位。

董承非表示,會先確定一個目標,可能在30%-60%的倉位,舉個例子,如果以50%作爲目標倉位,第一步0%-50%會比較快完成建倉,“如果市場在這兩三個星期裏面還是維持在這個水平,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話,我可能會很快完成0%-50%的倉位的建倉過程。但是,後面我可能會在50%的倉位上停留比較長的時間,一直到整個產品淨值表現能夠積累一定的安全墊以後,再選擇加倉。”

董承非也表示,如果市場繼續往下走或一直橫盤,無法賺到安全墊,他會在股票配置上做結構調整,而不是選擇加倉。因爲新產品有穩一點的開局,會讓投資人有更好的體驗,持有上更有耐心,同時也是防止自己犯錯,用機制來約束自己。

“現在的時間點用三句話基本可以概況我自己對市場的觀點,就是三個底:第一,估值底已經出現了,四月中下旬就出現了;第二,政策底也出現了,五一節前後非常明確,包括對互聯網行業的看法、對資本市場的定位等;第三,盈利底可能現在還沒有看出來,更重要的是被疫情所影響。4月底我當初說市場處於至暗時刻,最寒冷的時候,現在春寒過去了,將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候。”在談及市場時,董承非表示。

責任編輯:王傑 圖片編輯:蔣立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