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锌守

常听人说,相处舒服的,往往是阅历很深的人。

什么是阅历呢?

有人说,阅历是一种成熟,最高境界是与自己和解,有人说,阅历由生活的密度决定,而不是由年龄决定。

但事实上,阅历对于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力量,是人们在经历磨难后得到的奖赏。

毕淑敏老师说:“你的力量,常常比你自己估计的要大得多,就像一块璞玉,不禁琢磨,你无法看到它灼目的光辉,然而让它闪光的唯一方法,不是等待,而是打磨。”

生活中,许多人尽管知道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遇见事情做不好准确的评判;反倒是那些不懂太多道理的人,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同小时候在孩童眼里,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一样,事情总能完美解决。

究其根本,不过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已有的道理始终是别人的领悟,而不是自己的。如同刘擎在《十三邀》里说:“其实成年是需要阅历,早慧代替不了阅历。”

人,必定是需要阅历,需要去修炼自己,把道理运用于实际事件,变成自身的经验,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很多时候,阅历越是深厚的人,相处起来越舒服,他们遇事淡定,处事圆滑有度;阅历越是浅薄的人,人们避而不及,他们总是慌里慌张,遇事漏洞百出。

我们能看到,阅历深很深的人,发光点很多,不光是与他人相处舒服,从其性格方面更能轻易的看出来。

01

“可控型”性格

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型,可控型性格的人,过的不会太差。

因为他们遇事更善于思考,有含蓄心理,不会易怒易爆,也不是凭勇气做事,而是用头脑做事的人。

很多时候,看清一个人的确很难,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小窗幽记》之中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

一个人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态度,往往能暴露自身各种的能力以及内在的性格。

因为这个,想起纪录片《人类》里,那个痛失女儿却原谅凶手的男人。

许多人都说,他没有权利以女儿的名义原谅凶手,男人的回答却是:“我也没有权利以她的名义复仇,我希望她能对此满意,我希望她能安息。”

但这不是懦弱的表现,就像男人说:“我们都是人,有时候你会想,如果我杀死了凶手,或者来自敌对势力,来自以色列的人,或是个十岁的孩子,我女儿会起死回生吗?”

人们都知道不会,这只能让其他人伤心,制造另一个受害者,以暴制暴的行为是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唯有从自我开始做起,因此男人选择停止。

拥有可控型性格的人,善于思考事件本身带来的影响,沉下心来做事,才能看清事件本身的真相,不让自己的情绪去影响行为,避免不好的结局。

那些有阅历有见识的人,才懂得不把感性凌驾于理性之上,避免冲突的发生,以和为贵。

02

“中和型”性格

心理学上说:中和型性格的人,善于把握分寸,不急不躁,属于见风使舵的人。

许多人也许在想,那不就是墙头草吗,让人没有好感,就像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编后记》里说:“他们也就见风使舵,凡事一混了之。”

但在我看来,“见风使舵”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并不是谁都能做到,没有一定的阅历,是无法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

电影《中国机长》里,有这样一群人。

面对挡风玻璃破碎,以及眼前的雷暴时,机长刘长健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即作出指示,带领客机冲出危难。

乘客陷入恐慌,行为变得难以控制时,全体乘务员快速调整措施,安抚乘客,保障人员安全,直到安全到达目的地。

哈定说过:“要想成功,单凭计划绝对不够,还得时时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这个能力,需要极强的经验为辅,如同电影开始,机长谈话间可知,刘长健在此航线飞行已经一百多次,那就是个人的底气所在,足以说明对方的阅历不会浅薄。

其实一个人阅历的深浅,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看对方遇事时的处事能力,实战才是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最佳方式。

成功的人,大多懂得把性格往中和型靠近,学会“见风使舵”的本领,不断地修正自我方向,攀上人生的高峰。

03

有人说:“阅读丰富自己,阅历丰富人生。”

前半生在校的学习,丰富了个人的学识,后半生在外的经历,磨砺的不仅是性格,更是处世之道,增加的不光是阅历,还有自我的见识。

人生本应该如此,但许多人却被困在规章制度中,按班就位,人生一眼可看见底,心生埋怨时,往往找各种理由去规避改变,单调的过着生活。

恍然大悟下,才深知古人为什么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因为成熟并不是人长大就可以,磨砺后的人生才能步入成熟的开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成长的意义在于增加人生阅历,丰富生命体验,不断察觉自省,无限接近成熟。”

人,如果不去外面看看,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井底之蛙因为只能看见头顶一方天地,就以为世界就这么大。

请相信,不断去扩展生命的边界,丰富自我的人生,阅历越是深厚,越是能将生活变得顺风顺水。

——END——

今日话题:

你周围阅历很深人,性格是怎样的呢?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转发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