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楊吳悅

2022年5月16日,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在會上宣佈,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市16個區已有15個區實現社會面清零,封控區總人數降至100萬人以內,昨天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首次降至1000例以內,全市社會面已連續兩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報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宗明表示,隨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地實施,綜合專家研判分析,上海已經明確了下一步防控工作,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鞏固清零攻堅“十大行動”成果階段。從現在開始至5月21日,重點是降新增、防反彈,持續減少封控區、管控區人數,防範區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會活動。

第二階段:向常態化防控轉換階段。5月22日至5月31日,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進一步減少,不斷縮小封控區和管控區範圍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態化分級分類管理轉變。

第三階段: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嚴格防範疫情反彈、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實施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在社會面管控上,上海推動“三區”管控逐步向常態化分級分類管理過渡,封控區“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如果封控區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降爲管控區,管控區“人不出小區、嚴禁聚集”,如果管控區再連續3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降爲防範區;防範區“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在監測預警方面,上海通過場所碼、數字哨兵、核酸檢測、抗原自測、醫療機構症狀發現、藥店監測等,進一步構建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出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社區、園區、商場、超市、學校、交通場站等場所我們佈局了常態化核酸檢測採樣點,構建了15分鐘核酸採樣服務圈。

在市域交通方面,從今天(5月16日)開始,巡遊出租車、私家車可在社會面清零的金山、奉賢等非中心城區和浦東新區相關鎮域範圍通行,在徐匯、黃浦等中心城區以及拓展區的閔行、寶山區和浦東新區相關街道範圍暫憑機動車電子通行證通行,繼續提供就醫等應急需求的預約用車。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有條件逐步恢復運營。網約車參照社會車輛通行管理要求。

在對外交通方面,今天(5月16日)開始,鐵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橋站、上海站等的到發列車數量,逐步恢復正常運行。後續,航空逐步恢復國內航班執飛本市,適時調整國內外航司執飛本市航班的客座率。

在公共服務方面,上海嚴格落實公共服務場所各項防控措施,實施限流有序開放,定期開展區域消殺,做好人員健康管理,把好疫情防控“出入關”。進一步加強城市運行服務保障,相應公共服務人員逐步到崗到位。做好水、電、燃氣、通信等的線路設備保養工作,以及公共道路、綠地等公共場所清潔保養。

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通報,5月15日,上海市新增69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86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在69例本土確診病例中,27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42例爲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86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

5月15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4例,平均年齡86.5歲。4位患者均合併有嚴重的慢性基礎疾病及腫瘤,包括食道腫瘤、嚴重心功能不全、再生障礙性貧血、腎功能不全等。4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接種過新冠疫苗,其餘3例均未接種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爲基礎疾病或腫瘤。

近階段,上海持續開展了基於三區劃分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根據篩查結果,5月15日全市共劃分封控區4271個,涉及人口數約98萬人;管控區17027個,涉及人口數約328萬人;防範區51809個,涉及人口數約1900萬人。

針對復工、復產和復學,是否有具體的時間節點?

宗明表示,上海將分階段推進復工復產,今天(5月16日)起,先集中恢復產業鏈供應鏈,然後再逐步擴大復工復產範圍,非生產性企業,繼續倡導居家辦公。

分階段復商復市,今天開始,先有序恢復超市賣場、便利店、藥店等線下業務,然後再有序恢復農貿市場、理髮和洗染服務等。各類影劇院、文博場所、健身房等密閉活動場所暫緩開放。

分階段復學復課,優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務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級學生復學。中小學其他各年級繼續開展線上教學。幼兒園、託兒所、托育機構等不安排幼兒返園。做好高校有離校返鄉意願學生的服務工作以及自願留校學生的疫情防控、學習生活保障等工作。

醫院門急診陸續恢復,如何在保障醫療機構日常運營的同時做好院感防控?

鄔驚雷表示,目前疫情反彈風險始終存在,院感防控壓力依然大。上海市衛健委特別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在以下六個方面做好院感防控。

一是從嚴管控重點區域,降低人員交叉感染風險。各醫療機構要落實醫院網格化分區管理,對人流量較多的門急診、發熱門診與相對固定患者的住院部進行嚴格分隔管理。同時上海市衛健委要求對急診室、搶救室、手術室、病房設立緩衝區域,要實行相對分區、獨立運行的閉環管理。

二是從嚴開展篩檢處置,及時鎖定高風險人員。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急診、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血液透析中心、手術室等高風險科室工作人員以及定點醫院、方艙醫院所有工作人員按照“一天一檢”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及時發現問題。

三是從嚴落實“應轉盡轉”,全面提速陽性感染者轉運隔離。醫療機構發現陽性感染者後第一時間要與市、區轉運部門聯繫對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時間、最高效率完成陽性感染者轉運工作。

四是從嚴強化預防措施,建立行爲屏障。各醫療機構要開展全員培訓,特別要強化“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意識,醫務人員要規範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五是從嚴壓實防控責任,統籌安排查糾整改工作。各醫療機構要加強自我監督管理,按照規定建立依法執業自查工作制度,配備專職依法執業管理人員和專職感控人員,定期組織對疫情防控、院感控制等工作開展全面自查、專項自查和日常自查。

六是從嚴落實“守門員”制度,加強疫情預警和監測。各醫療機構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全面落實“場所碼”“數字哨兵”應用,實現人員掃碼進入,做到“凡到必掃”“逢到必檢”,加快構建疫情防控“防火牆”,請廣大市民朋友進入醫院時主動掃“場所碼”。

解封之後,就醫人數肯定有所增加,本市各醫療機構如何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有什麼便民舉措?

宗明表示,全市醫療機構將加大醫療服務供給,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滿足市民羣衆診療服務需要。

一是延長診療服務時間。全市醫療機構週一到週六,結合患者就診數量延長門診時間,做到“中午連一連或下午延一延”,確保當日就診者都能夠得到接診。“在做好工作日手術安排的基礎上,我們希望,也已經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有序增加週末手術安排,解決疫情期間積壓的手術。”宗明表示。

二是優化預約服務。全市醫療機構要開展分時段預約門診、檢驗、檢測等服務,根據病人預約數量,配齊配足醫務人員和診室,減少病人候診時間。

三是保障危急重症搶救通道暢通。急診應當設立緩衝區域,確保危急重症患者即使沒有核酸檢測結果,也應該在做好規範防護情況下,立即開展救治工作。

四是加強藥品配備和健康管理。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配備,不斷拓展上級醫院延伸至社區處方的藥品種類。加強對老年人、慢病患者、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羣的主動健康管理,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五是不斷提升互聯網診療服務。落實互聯網醫院跨院複診,支持大病醫保線上報銷和志願者“代配藥”服務。爲滿足市民星期天就醫的需求,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聯網醫院全部開放星期天的義診服務。

此外,爲了確保醫療機構防疫安全,醫療機構全面使用“場所碼”,有條件的佈局設置健康覈驗一體機。同時,做好醫療機構環境消殺,嚴格醫務人員個人防護,落實院內分區管理,嚴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在新冠救治、疫苗接種和日常診療上,醫保部門有什麼具體舉措來支持防疫?

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回應說,在切實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費用和疫苗接種保障方面,上海市醫保局們繼續落實對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的醫療費用,實施綜合保障政策。

例如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方艙醫院的醫保費用支持,及時足額支付相關費用,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定點醫療機構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繼續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保障,確保各項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政策落地實施。

在優化互聯網醫院醫保相關政策方面,上海市醫保局爲發揮互聯網診療服務優勢,醫保部門積極支持互聯網醫院依託的定點醫療機構,爲市民提供線上看病配藥服務。

例如,支持定點醫療機構,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的優勢,按照互聯網醫療診療規範,積極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的在線複診服務;積極配合衛健部門,支持具備線下醫保門診大病結算資質的互聯網醫院,經過系統改造後,提供互聯網門診大病複診服務。其次,針對“一老一小”使用互聯網醫院不便的情況,醫保部門優化了互聯網醫院的醫保結算,患者親屬可通過綁定隨申碼的親屬碼,幫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聯網醫院進行代配藥和費用結算。

在圍繞市民日常就醫需要、主動回應市民訴求方面,其中第一是放寬醫保服務事項辦理時效,將大病登記到期參保人的大病待遇延長6個月,延長零星報銷發票辦理時限。

第二是在疫情期間,本市參保人或委託他人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購藥,因客觀原因無法持卡結算的醫藥費用,在疫情穩定後,將按照“分類規範、應報盡報”的原則,妥善解決。

第三是支持社區及公立醫院開展“長處方”“延伸處方”“代配藥”服務。此外,還積極運用“一網通辦”“隨申辦APP”等互聯網渠道,爲參保人提供醫保業務“不見面”辦理服務。

上海逐步過渡到常態化防控後,日常生產生活將逐步恢復,對於市民個人防護有哪些提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表示,本市疫情防控正處於應急處置向常態化防控轉換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降新增、防反彈”壓力依然很大。所以爲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儘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還需要市民自覺遵守相關防控規定,堅持做好個人防護,築牢羣防羣控的嚴密防線。

寧光建議,市民要加強個人健康防範管理,堅持“三件套”五還要”。要儘量減少流動,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扎堆集聚;要按照各類場所防疫要求,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主動做好測溫、亮碼、掃碼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KN95、N95口罩,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時就醫排查。”

寧光提出16個“三字口訣”做爲生活小建議,即戴口罩,常通風,講衛生,定距離,重消毒,常運動,少流動,不聚集,增營養,要交流,驗覈酸,測體溫,早就醫,健康碼,種疫苗,基礎病。

“‘種疫苗’,是我今天最想呼籲的一件事。要儘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及加強接種,有效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做好健康責任的第一人。尤其是老人,建議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老年人應儘快接種。”寧光說。

目前在院治療的重症患者救治情況如何?日常診療恢復後,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能否得到保障?

鄔驚雷表示,上海始終高度重視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堅持“新冠救治與基礎疾病治療並重、防止輕轉重與重症救治並重、中西醫治療並重”原則,努力提高治癒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一是完善定點醫院救治體系。目前,上海建立了市、區兩級的定點醫院救治體系,各家醫院都配齊配強針對老年人救治所需的各科室醫療人員和醫療設備,做到重症患者早監測、早預警、早研判、早干預。

二是優化定點醫院協作機制。加強市、區兩級政府統籌,推進市、區兩級定點醫院分工協作,建立市級專家進駐區級定點醫院工作制度,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華山醫院等市級醫院分別對口區級定點醫院,現場指導重症救治工作,加強專業技術支撐,及時提出救治和轉診方案。

三是充實定點醫院救治力量。統籌全市醫療資源,建立涵蓋多學科的綜合救治專家組和中醫專家組下沉定點醫院。在此基礎上,還將國家援滬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充實到市、區兩級定點醫院中,強化危重症患者中西醫協同救治,不斷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服務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