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21日是2022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週,主題爲“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近年來,北京通過大力推廣節水器具、試點高科技裝備智能監管用水、深入校園等地宣傳節水理念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探索建設節水型社會。

節水器具普及率達99.4%

走進北大腫瘤醫院,綠地上,用來澆水的粗大膠皮管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孔噴灌。細細的噴頭噴出一層薄薄的水霧,既節水又省人力。

北大腫瘤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病患數量多、人員流動大、衛生標準高,日常耗水量不小。“盯緊每個水龍頭,盯住食堂、浴室這些用水的重要點位,在技改上下足功夫,是我們節水工作的重要抓手。”醫院後勤處負責人寧濤說。寧濤介紹,除了改變綠化澆灌方式,醫院還將1000多個水龍頭全部更換爲非接觸式感應沖洗和腳踏沖洗等節水龍頭,極大改善了過去“水長流”的現象。同時引進了酸鹼水生產設備,使用酸性水清洗餐具,無需使用洗滌劑,大大減少了食堂用水量。

近年來,本市大力推廣高效節水器具普及應用,目前全市節水器具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9.4%。全市高校公共洗浴等場所全部實現IC卡計量收費系統,市屬22家三級甲等醫院開展節水改造,改造率超過80%。

智能設備實現秒級用水管理

今年3月中旬,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的超聲波遠傳水錶智能監控平臺一天內接連報警七次,平臺數據顯示壓力和流量均爲零,園區出現停水情況。技術人員收到告警信息後,迅速啓動應急流程,經過檢修,園區供水恢復正常。

實時傳輸數據、第一時間發出警報、精準鎖定問題……這款智能監控平臺是軌道公司節水工作的“中樞神經”。“市面上常見的水錶以計量爲主,數據傳輸頻次一般爲一天一次,但我們的平臺能做到30秒一次。”軌道公司企業發展部資產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張明志說,“這就像是普通心電圖和 ‘Holter’(連續記錄24小時或時間更長的心電圖)的區別,普通設備監測到的是某一時刻的用水狀況,按日以上的週期分析用水變化,而 ‘Holter’卻能實現秒級的用水管理。”

“跑冒滴漏”一直以來都是節水工作面臨的頑疾,小流量漏損往往不容易被監測,但聚少成多卻容易形成大的水資源浪費。精細化用水信息的獲得,能夠最大限度還原用水實際情況。據瞭解,遠傳水錶智能監控平臺自投入使用至今尚不足半年間,但已爲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節省了約5000噸用水。

除了部分企業園區試點應用高科技用水監測設備外,近幾年,居民小區也在加快推進節水工作智能化,改造提升節水用水管理平臺。目前,全市已累計安裝智能遠傳水錶140餘萬支。

大力開展節水教育

“同學們,我們校園內有四座人工湖,它們看似普通,卻能起到攔截’天上水’的大作用,每年光收集的雨水就有20多萬立方,這些水被用來澆灌我們校園裏的花草,可以省下不少綠地用水……”這是北京101中學“節水生態課堂”裏的內容。101中學後勤保障中心總務主任程剛介紹,近幾年,學校將節水教育融入德育教育,請節水專家講解水資源現狀,開設科學實驗課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模擬污水處理再利用過程,開展“小手拉大手”實踐活動等,將惜水的“種子”撒進學生們心裏。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北京市圍繞“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節水宣傳週等關鍵節點,從市級、區級、屬地街鄉、社區(村)、物業、居民家庭等不同層面開展宣傳活動,輻射帶動全社會形成節水、護水、愛水、惜水的良好風尚,讓節約用水真正成爲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自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