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陈琼烨

县城教育系统开启“抢人”模式。 

近日,湖南长沙县正式出台《长沙县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计划未来五年最高投入1.17亿元招揽优秀教育人才。拟引入名优校长10人、教师80人和高校毕业生225人;拟培育名优校长10人、名优教师100人。其中,今年计划引进名优校长、名优教师30人。

根据《办法》,引进的人才分为“三层九类”,即名优校长(一、二类)、名优教师(一、二、三、四类)和高校毕业生(一、二、三类)。引进人才将分类落实保障激励措施,发放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

以第一类名优校长为例,年度专项考核优秀、合格者,分别给予生活补贴20万元/年、15万元/年,均给予购房补贴10万元。此外,对带团队(3人及以上)引进的,另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10万元。 

对于优秀高校毕业生,将分类给予2万至12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以及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第一类高校毕业生为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32周岁以下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第二类为有教师资格证,本科为师范专业的应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第三类为有教师资格证,部署师范大学应届公费师范生。

引进人才在长沙县最低服务期限为5年,期内实行年度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等次发放生活补贴,服务期满后不再发放。

这并非该县首次面向社会招揽优秀教育人才。2009年,长沙县出台《关于人才引进“3235”工程实施意见》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全国引进12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5月16日下午,界面教育致电长沙县教育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人才引进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目前该引进工作还未正式启动,时间暂时未定。

长沙县隶属于湖南长沙市。202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1808.3亿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沙县常住人口为1374491人。长沙县目前有公办中小学校175所、公办幼儿园138所,在职公办中小学教职员工8147人。2020年12月,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长沙县排名第10。

县城教育系统用经济补贴吸引外部优秀人才,近年来并不少见。 

去年,湖南道县曾面向社会公开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5名。引进人才需符合学历或职称要求,例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双一流”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至少有一项符合);原985 、211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历。 

对上述符合条件的人才,道县教育系统提供包括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优惠政策。例如,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在本行业有重大贡献正高级职称的急需紧缺人才,每人每月补贴4000元;其他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2000元。住房保障方面,前者由县财政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后者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

浙江省文成县更是开出最高200万元的奖励网罗人才。据文成县教育局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文成县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函》,对新全职引进的第一至五类教育人才,全职到岗后分别给予200万元、60万元、20万元、5万元、1万元奖励。奖励分三年,经年度考核合格后,第一年按总金额的40%、后两年各按总金额的30%拨付。

壕气斥资招揽人才,效果几何?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此前不少地区的学校也曾百万年薪聘请名校长,但效果并不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名校长不是看头衔、身份,而是看实际的管理能力、对学校办学的贡献。根据身份确定所谓名校长,也无益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熊丙奇认为,由于招来的校长、名师和其他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很难调动其他教师的积极性,校长和名师也很难有所作为。要激励教师,还需要整体提高教师待遇,并配套重视教师工作能力、岗位贡献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