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5月16日社論,原題:美國政策虛實交錯,臺灣慎勿被烏克蘭化  美國的兩岸政策一週以來數變,值得注意。其一,國務院官網修改對臺美關係的事實陳述,移除“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文字,引發北京不滿;數日後,國務院發言人補正了“不支持臺獨”的立場。其二,美國總統拜登宣稱,正考慮取消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實施的懲罰性關稅,藉以壓低美國當前嚴重的通膨。

這是美國對大陸的兩手策略,一虛一實,一正一反。前者是針對外交,看似高亢,但很快收斂修補。後者針對經濟,表面放緩對中制裁,實則爲紓解內部物價高漲壓力,以期在年底選舉挽回選民的心。拜登本月下旬將有亞洲行,此刻調整對華政策,時機上格外敏感。

本月5日美國務院官網修改對美臺關係之陳述,引發北京強烈抗議,認爲在掏空一中政策。這種做法旨在把臺海議題套入俄烏戰爭的模式,希望激起印太盟國同仇敵愾,形成反華。這也是拜登積極拉攏韓國政府並將在日本召開“四方安全對話”峯會的原因。美方的另一考慮,是爲避免話語權被中方獨佔。問題在於,美方刪去“美國不支持臺獨”之字句,引發不當聯想。如此一來,會讓外界猜測美國是否已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這並非華盛頓所願。

反觀在經貿方面,拜登政府似又在向大陸示好。美國目前通膨高達8.3%,民衆叫苦連天,儘管急速升息,但看不出效果,反而有把經濟拖入蕭條的危險。因此,美財長等溫和派主張要調降對中國進口產品所加徵的關稅,引導價格下降,以抵銷輸入性通膨。

這種做法並不表示美中貿易戰就此停火。拜登的亞洲行,即將在日本宣佈建立“印太經濟架構”,將是一個美國排除大陸經濟勢力的新經貿集團。聯準會急劇升息,將使大量遊資湧回美國。美元升值基本上是以鄰爲壑,把通膨輸出到其他國家去。

美國調整對中國政策,將直接、間接影響臺灣地區。停止美中貿易戰,或許可讓臺灣地區在美中臺貿易中獲利;但組建新經貿集團,卻又讓脫鉤的危險升高。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在俄烏戰爭中未出一兵一卒,食髓知味,認爲可以籌組盟邦,以臺灣爲餌,在海峽衝突中弱化大陸。這樣的調整,對臺灣絕非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