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民航之翼

2022年1月1日,廈門航空官網發佈了《廈航實現2021航空安全年 連續35年盈利》的文章,文中寫道:

12月31日晚23時55分許,隨着廈航MF8226航班順利抵達廈門,廈航集團2021年安全運行工作圓滿收官,全年安全飛行(含河北航、江西航)約50萬小時,累計安全飛行超700萬小時,廈航本部實現連續35年盈利。

這是說廈航盈利了。

而在廈門航空的控股股東南方航空2021年年度報告中,對於廈航的業績是這樣表述的:

2021年,廈門航空實現營業收入210.37億元,同比增加1.75%。

淨虧損9.36億元, 上年同期爲淨虧損1.77億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廈門航空總資產爲518.40億元,淨資產爲194.58億元。

也就是說,2021年廈門航空不僅虧了,而且虧損還在擴大,增虧了近8億元。

其實,廈航增虧並不感到令人意外,畢竟2021年包括廈門在內的福建地區曾遭遇疫情。

對此,很多網友在後臺提出疑問,那就是廈航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其實這個問題和2020年的情況完全一樣。

翼哥把財務小知識再來說一次。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公司都有兩張報表。

一是母公司報表。

母公司報表就是母公司的對外報表,是反映母公司作爲一個單獨公司的所有經濟業務情況的,她的所有投資都反映在該報表上。

簡單的說就是反映的廈航自身經營情況,不包含旗下投資公司的業績。

但需要說明的是要包括分公司,比如在北京、福州、泉州、杭州、天津、長沙、重慶、上海這8家分公司都在內,因爲分公司不進行獨立的財務覈算。

不過,廈航旗下的河北航、江西航這兩家子公司並不在內。

二是合併報表。

而合併報表是反映母子公司作爲一個整體的報表,也就是將母公司和旗下的子公司作爲一個整體來看待。

就是既包括廈航自身的業績,也包括旗下如河北航、江西航的業績。

我們一般說一個公司的業績,是指的合併報表層面,即包括旗下所有控股子公司的業績。

當然又有淨利潤和歸母淨利潤的區別(以前有文專門談及)。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廈航母公司報表,就是廈航作爲老子家裏的一年收入、開支以及盈餘情況。

如果還和老子一起過,如還沒分家的如北京、福州、泉州等分公司也在一個鍋裏算帳。

廈航合併報表,就是廈航家族包括已經分家自己過的兒子(河北、江西航)、孫子甚至重孫子全部的一年收入、開支以及盈餘情況。

比如河北、江西航,他們自己也要單獨算帳,因爲和老子已經分鍋了。

不過,基本上任何一家公司談業績說的都是整體的業績,就是合併報表的業績。

廈航宣傳本部是盈利的,創造連續35年盈利的輝煌,主要是出於宣傳和榮譽的需要。

如果河北航、江西航持續虧損,廈航是要承擔投資損失,且廈航還爲兩家公司提供了擔保,承擔連帶責任。

當然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並不容易。

我們從中也能看出,廈航本部是盈利的,合併了河北航、江西航虧了9.4個億,也就是說這兩家公司虧損金額要超過10億元。

當然,即便是合併報表,廈航的虧損也不多,仍遠遠低於同規模的航空公司,從這一點來看,廈航還是非常優秀的。

對於本部實現了盈利,廈航官方也給出瞭解釋:

通過將一張機票服務鏈條做長,打通“喫、住、行、購”等出行節點,特別針對年輕消費羣體,以“煥新生活”爲主題,匯聚超100項廈航集團全域差異化產品,形成了良好的用戶口碑和品牌效應;

全新發布“廈航空廚”品牌,在全國首推“飛要好好喫”經濟艙免費選餐服務,把“空中菜單”的專屬服務擴展到最多數的經濟艙旅客手中,全方位提升最廣大旅客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國際方面,今年廈航繼續執飛“點對點”定製包機包座航班,新開吉爾吉斯斯坦、卡塔爾、德國等7個國家的8個航點,同時堅持客貨並舉,積極開拓國際航空貨運市場……一系列舉措下,廈航實現了連續35年盈利。

雖然我們一直在講,一手抓增加收入,一手減少成本,兩手都要硬,但歸根到底還是要在收入拓展方面做文章。

畢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畢竟航空公司的剛性成本很大,增收纔是最根本的。

我們看到廈航的宣傳主要講的是拓展收入,這是非常正確的。

當然2020年底,股東南航聯手廈門建發、福建投資對廈航增資40億元,股東馳援廈航,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廈航的資金需求。

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的看到,因旗下公司拖累,加上廈門疫情影響,2021年廈航虧損9.4億元,也創下自成立以來最大虧損紀錄。

這時候,即便虧損,又有什麼好苛求的呢?

全球第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西南航空不也虧損了嗎?

不過,翼哥也很欽佩廈航,即便加上旗下投資公司,創下虧損紀錄,但虧損幅度仍遠遠小於規模比自己小得多的公司。

這就是廈航的強悍之處:

賺錢的時候賺得比別人多,虧錢的時候比別人虧得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廈航足以稱得上一家優秀的航空公司。

廈航,好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