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考研毛坦廠”?別再打教育經濟化的算盤了

(資料圖)2021年12月25日,濟南,考研生趕考。2022年全國研究生考試有400萬人報名,創歷史新高。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近日,湖州市吳興區人社局向國內多所高校發送《關於邀請貴校優秀學子來吳考研學習的函》。函中提到,該區推出了國內首個青年人才考研新城,邀請高校學子來備考,還爲駐地考研大學生提供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在諸多官方宣傳中,考研新城被提及要複製毛坦廠經驗,打造考研毛坦廠

在我國輿論場,雖然有人認爲毛坦廠中學具有積極意義,給了很多學生改變命運的機會,也帶火了學校所在小鎮的高考經濟,但更多情況下,毛坦廠中學作爲亞洲最大的高考加工廠,被認爲是應試教育與學歷社會的產物。當地準備借鑑毛坦廠模式,打造考研毛坦廠,顯然是看重其積極意義,希望借考研熱的大勢,帶火當地的考研經濟。那麼,這種教育+經濟考試+經濟模式,真能走通嗎?

我國各個階段教育,其實都存在教育+經濟考試+經濟的運作模式。然而,因追求產業發展,而忽視教育的公益屬性,以及與教育發展的方向背離,教育+經濟考試+經濟的路已經越走越窄。

比如,基礎教育階段曾經火爆一時的教育+房產(經濟)模式,當前已經走到末路。這種模式的操作是,房地產商開放房產,同步舉辦優質的民辦學校,以教育帶動周邊的房產銷售,即學區房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時期,促進了當地的教育資源發展,滿足了家長送孩子進更好學校的需求。但是,民辦學校比重過高、民辦學校收費高,讓基礎教育偏離公益屬性,另外,爲了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些民辦學校都搞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加劇當地的擇校熱與升學競爭。針對這種模式,我國已經啓動全面治理,具體措施包括,強調地方政府發展基礎教育的主體責任,限制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在校生規模,將民辦學校在校生規模控制在5%以內;規定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必須同步,實行電腦搖號錄取;清理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參民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必須非營利性,不得進行關聯交易;等等。

毛坦廠模式依託的是高考復讀現象,打造高考復讀經濟,這種模式現今也遭遇很大質疑。在國家規定公辦學校不得招復讀生的情況下,毛坦廠模式則一直在打公辦學校舉辦民辦學校,公辦民辦不分辦學,以民辦名義大規模招收復讀生的擦邊球。而且,完全圍繞提高高考分數的復讀教育,讓整個小鎮幾乎都沒有娛樂,把應試做到極致,這與國家正推進的破除唯分數唯升學教育評價改革不符。近年來,毛坦廠模式也尋求擴張到全國其他地方招復讀生,但推進並不順利。

回到考研經濟。今年我國考研人數達到457萬,而《中國考研培訓行業白皮書2021》顯示,中國考研培訓市場規模已超110億元,年增長達30%以上,多家市場機構預測,2024年考研產業市場規模或將超過200億元。這讓考研經濟前景頗爲誘人。然而,考研經濟如果真的興起,那對中國高等教育以及整體教育來說,絕不是好消息。

考研經濟針對的是考研培訓,而考研培訓針對的是考研應試化。推進考研培訓,對考研學生來說,有利於提高考研分數,但對整體考研競爭來說,則會加劇競爭與內卷。這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同理。我國已經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嚴格監管,去年年底,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並都已經營改非。雖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面向未成年人,出臺相關監管措施,有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考量,而考研培訓針對的是成年人,但是,如果培訓機構想把之前的學科類培訓模式移植到考研培訓中,通過製造焦慮,擴大考研市場規模,把考研培訓變爲全體考研生都要參加的全民培訓,那國家一定會出臺針對考研培訓的嚴格監管措施。

更需要看清的形勢是,我國已經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最新公佈的高等教育數據是,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7.8%。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後,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爲此,要推進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和評價改革,督促地方政府轉變升學政績觀,引導所有高校形成合理的辦學定位,不能再以升學爲導向辦學,遏制學歷高消費,同時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地方政府發展教育的職責,應是構建良好的教育發展生態,而不是再打教育+經濟考試+經濟的算盤。這是短視、功利的做法,無益於形成地方良好的教育形象和人才發展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