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18日電 (趙佳然)繼2021年11月遞表失效後,星空華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星空華文)近日向港交所遞表,欲再闖港股。

雖然曾憑藉運營現象級綜藝《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但星空華文近年來依然過度依靠這檔節目的營收,公司業績也在持續下滑。業內人士認爲,星空華文商業模式主要靠運營和IP授權支撐,需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收入結構。

A股折戟後重組 從盈利8億到淨虧超3億

星空華文的前身爲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2021年1月,燦星文化曾向深交所提交上市A股申請,但深交所上市委認定,因其實際控制人的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等情況,終止對燦星文化的上市審覈

隨後,燦星文化與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於2021年8月完成重組並更名。2021年11月,星空華文遞表港交所,後招股書過期失效。

據媒體報道,2018年,燦星文化曾獲3.6億元戰略融資,其中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資金2億元。招股書顯示,股權結構上,目前星空華文的最終控制人爲華人文化、田明、金磊及徐向東,此外淘寶中國持股1.17%。

大衆可能對星空華文的名字感到陌生,但名極一時的《中國好聲音》卻是衆人皆知。2012年,星空華文推出現象級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目前該節目已播出十季。此外,公司還運營《蒙面唱將猜猜猜》,與優酷合作共同製作《這!就是街舞》等綜藝節目。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按2020年收入計,公司是中國最大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運營商,市場份額爲2.0%。目前,公司業務包括綜藝節目IP、音樂IP、電影及劇集IP的運營及授權,以及其他IP相關業務。

作爲一檔播出十季的綜藝,《中國好聲音》雖給大衆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吸金能力已大不如從前。而星空華文雖然數年來謀求上市,但業績卻在一路下滑。

招股書顯示,星空華文2019-2021年總營收分別爲18.06億元、15.6億元和11.27億元,其中,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所貢獻的營收分別爲74.2%、69.9%及78.0%;淨利潤分別爲3.8億元、-2780萬元和-3.52億元。2021年,公司營收不僅爲近三年最低,且毛利率也將至近年低谷,爲24.3%,其中綜藝節目IP運營及授權的毛利率爲13.2%。

從2018年燦星文化披露的A股招股書可瞭解到,燦星文化也曾經歷一時輝煌。該公司2015-2017年度的營收分別爲24.62億元、27.06億元和20.5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8.06億元、7.32億元和4.52億元。

“好聲音”吸金能力疲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好聲音》在播出十季後依然穩坐公司綜藝節目IP運營授權收入首位,也就是說,星空華文近年來仍未培養出吸金能力超越《中國好聲音》的重磅綜藝。這檔節目帶來的營收從2019年的4.9億元降至2021年的2.51億元,毛利率更是從2019年的46.6%降至2021年的2.2%。

從《中國好聲音》(2016-2018年期間曾更名爲《中國新歌聲》)的相對巔峯時期來看,其2015年帶來的營收爲約11.43億元,即在6年內,該檔節目的營收已下降近八成。

爆款節目的營收下降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星空華文表示,2021年收入下降,主要由於其製作的綜藝節目減少,以及《中國好聲音》產生收入下降,主要由於企業客戶廣告預算下降;此外,2021年公司未製作《蒙面唱將猜猜猜》的後幾季,導致相關音樂IP變少。

在2018年燦星文化的招股書中便已提到,公司存在單一系列節目佔比較高的風險。“如果未來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外部環境出現變化導致該系列節目無法正常製作和播出,而公司又沒有製作出可以替代其收入水平的新節目,可能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下降。”

艾媒諮詢CEO張毅對媒體表示,星空華文上市之路並不平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屬於內容生產方,其內容必須藉助第三方平臺變現,業務收入依賴性過強。此外,公司近年商業模式主要靠運營和IP授權支撐,只有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去改變收入結構,才能更好地迎合廣告主或用戶的需求。(中新經緯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