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5月18日電 (記者 張尼)最近,婦炎潔翻車了,因爲其旗下產品在某電商平臺廣告內容過於無下限,遭到輿論炮轟。

婦炎潔怎麼了?爲何會熱衷於“自毀式”營銷?

廣告被質疑侮辱女性 婦炎潔被立案調查

“太黑太難聞”“洗出少女粉”……

近日,婦炎潔某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一款女性用品的廣告中,出現的一連串表述讓人“震碎三觀”,不僅廣告內容低俗露骨,還被質疑侮辱女性。

隨即,#婦炎潔廣告被指侮辱女性#話題也被送上熱搜。有網友直呼:“我吐了!”

在一片聲討和質疑聲中,5月17日,婦炎潔電商官方旗艦店客服對媒體回應稱,公司對此事高度重視,產品已經下架,內部正在徹查。對帶來的困惑與不便,深感抱歉。

18日,江西樟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媒體回應稱,已知曉此事,將立案調查。

“洗洗更健康”背後的仁和藥業

1998年上市的婦炎潔曾因一句經典的“洗洗更健康”被人們所熟知。

婦炎潔是江西康美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其官網介紹顯示,公司是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骨幹生產企業。

仁和藥業2021年5月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2020年婦炎潔系列產品收入約佔總營收的4.46%。

而提到仁和藥業,它旗下還有一系列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產品。

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主營產品包括仁和可立克、優卡丹系列、婦炎潔系列、大活絡膠囊、閃亮滴眼液、清火膠囊、正胃膠囊等。

儘管坐擁諸多知名產品,但是近年來,仁和藥業卻被外界打上了醫藥界“貼牌王”標籤。企業一路“跑馬圈地”,業務領域橫跨製藥、醫療器械、醫美等。

據媒體公開報道,自2009年開始,仁和藥業相繼收購了江西製藥、樟樹製藥、藥都藥業、元生堂、隆安堂、中盛藥業、禹欣藥業等10多家公司,合計耗資約爲20億元。

2019年4月,仁和藥業發佈公告,宣佈投資10億入局工業大麻。

2021年7月,公司又斥資7.19億元收購了包括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妝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江西聚優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七家標的公司各80%的股權。

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10多倍

在大幅擴張的同時,仁和藥業一直也很重視營銷,銷售費用一直佔據相當高的比例。

2020年,企業的銷售費用超過5.79億,同期的研發費用爲3979萬;2021年,銷售費用超過5.9億,同期研發費用爲5214萬,銷售費用一直是研發投入的10餘倍之多。

另外有媒體報道,截至2021年末,仁和藥業在職員工的數量爲7055人,其中銷售人員高達4132人,佔比高達58.56%,是生產人員的3.3倍。

在廣告宣傳方面,企業也是捨得“下本”,公司曾簽約過的品牌代言人有多位演藝明星,至今有些廣告語還令人印象深刻。

仁和藥業的官方微信公衆號顯示,就在今年4月,仁和藥業還組織召開了一季度營銷工作視頻總結會議,會上請婦炎潔衛生巾、感冒靈顆粒等大單品銷售較好的省區幹部進行了經驗分享。

但反觀仁和藥業旗下的產品,包括可立克、閃亮滴眼液、優卡丹等產品都曾深陷負面事件中。此次婦炎潔打出的雷人廣告文案,更是被外界批評“劍走偏鋒”“爲引流無下限”。

中新微評:絞盡腦汁營銷不如修煉內功

如今,被質疑廣告侮辱女性的婦炎潔產品雖已下架,但事件過後,留給企業的是更深層次的反思:靠打“擦邊球”賺流量的營銷,帶來的究竟是利還是弊?企業又該如何修煉內功?

與其絞盡腦汁鑽研花哨營銷手段,不如將精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研發中。這可能纔是未來一段時間很多企業需要真正解決的問題,畢竟婦炎潔只是一衆亂象裏的一個縮影。(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