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有消息稱,深圳中小學教師降薪了。有人透露,年底績效減少60%,改爲每個月增發2000元補貼,合計下來至少減少幾萬。但僅從這個消息看不出是否降薪,更看不出一年減少幾萬。一邊減少,一邊增加,兩者相抵之後到底是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又一個版本是,“由於稅制改革,今年的春節年終獎還沒有發放,全省教師和公務員的年終獎將陸續發放,當然稅制改革後所得稅會大幅增加,相當於減少了部分收入,這也變相減少了工資。”作爲公辦學校教師自然是聯動,所以也會減少收入。這個消息也是語焉不詳,難說收入減少。

即使消息不能確證,但也成爲議論話題。工資收入永遠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又永遠會有人上聯房價、下掛民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說,深圳教師一年收入銳減幾萬,在一個房價高企的消費城市,使得肩負教育下一代的教師,承受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難處和壓力。你看深圳教師招聘遇冷了吧,前些年的火熱場面已被凜冽寒風所取代,而且曬出了證據。你看,今年20個教師崗位只有1人報名,而在2019年卻是二三百人搶一個崗位。

果真如此嗎?本文很是好奇。在深圳這個高收入城市,即使中小學教師降薪又能降到讓高校畢業生望而卻步的程度嗎?恐怕未必。再說了,根據本文多年所掌握的數據,即使降薪也絕對不是稅減。拿個稅來說,更不存在改革的問題,因爲早就有法律規定。由此也推斷出,深圳公辦學校招聘教師遇冷應該是猜測+誤讀的結果,甚至不排除故意“製造”的可能性。

深圳中小學教師招聘到底是遇冷還是火爆?本文進行了一番數據溯源與分析。其結果是,深圳中小學教師招聘依然火爆,這符合目前人才市場的基本情況。所謂“深圳中小學招聘教師遇冷”原來是如此“製造”出來的:將原始數據進行精心處理和錯位對比。先是挑選出今年招聘中最冷的20個崗位,後是挑選出2019年最熱的20個崗位,最後將兩者進行對比,結論自然是“爆冷”。本文真的佩服一些人的聰明才智,竟然想出如此絕招,製造出“爆眼”新聞。

下面對深圳2022年和2019年公辦中小學招聘教師的完整數據作一對比,從中可以看出深圳中小學招聘教師依然火爆,最高錄取比例達過399:1,即399人競爭一個崗位,總體上仍然是幾十個人競爭一個崗位,是爆熱還是爆冷,留給讀者自己判斷。

(1)總錄取比例的對比。2022年683個崗位招聘817名教師,招名人數23601人,總體上大約是29人競爭一個崗位。2019年510個崗位招聘643名教師,報名人數是26048人,大約是41人競爭一個崗位。從兩年情況看,雖然由平均41人競爭一個崗位變成平均29人競爭一個崗位,但仍然競爭激烈,一點也不冷。

(2)最高錄取比例的對比。2019年最高錄取比例是253人競爭一個崗位,其次是239人、218人競爭一個崗位,還有38個崗位是102至199人競爭一個崗位。2022年最高錄取比例是399人競爭一個崗位,其次是370人、369人、315人、278人、256人競爭一個崗位,還有19個崗位是100至197人競爭一個崗位。從中可以看出,競爭激烈程度並未降低。

(3)最低錄取比例的對比。2022年,2個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數量是17個,只有一人報名的崗位是10個。2019年,2個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數量是5個,只有一人報名的崗位是4個,還有一個崗位無人報名。即2022年2人以下競爭的崗位爲27個,佔683個崗位的4%;2019年2人以下競爭的崗位爲10個,佔510個崗位的2%,相差2個百分點。從兩年情況看,2022年一方面最熱的崗位競爭比例增加了,一方面2人以下競爭的崗位也增加了,這應該是報名中的正常現象。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深圳公辦中小學教師招聘競爭依然十分激烈,這符合人才市場的基本情況,人才往東、住南流動的趨勢並未改變,也就是說東部與南部地區仍然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的熱門地區。具體到深圳公辦中小學教師招聘火熱的原因,大致在三個方面。

第一,深圳充分活力與吸引力。深圳是國際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城市,是現代化企業最多的城市,也是吸引人才最多的城市,因此收入水平也很高,此外人們生活的自由度也更高,仍然是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的熱門城市。

第二,深圳收入水平具有吸引力。即使深圳公辦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或是績效獎勵有所變動,也應該是在較高收入水平上的微調,或許是爲了校正公辦單位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而非大幅降低教師收入。即使年減幾萬,對於中西部來講確實是稅減,在深圳則未必,因此不會影響應聘者的積極性。

第三,編制內的穩定性具有吸引力。公辦中小學仍然是編制管理,因爲是公益性單位,這意味着高度穩定性。經過幾年疫情的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職業穩定的極端重要性。編制之內的人員在個人收入方面的最大特點是旱澇保收,抗風險能力強,這是某些企業和某些自由職業從業人員所無法比擬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進入編制之內或是進入體制之內成爲高校畢業生的首選,各地考公持續熱門。#體制內體制外就業比較#

網友們,求職方面的信息五花八門,真真假假,如果用於參考,最好求證一下真實情況,否則有可能被誤導。不知你們對此有何見解與體會,歡迎留言討論,以供網友們參考。謝謝閱讀與關注。

(本文爲原創,百家號“教育透鏡”首發和唯一發布;本號未在其它網站設立相同賬號或其它賬號;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清華北大博士寧當中學老師,爲何不願當大學教師?背後原因……

中學“豪華教師名單”再次刷屏!碩博中學從教或將成爲趨勢?

博士到城管、到街道、到中學總是“搶鏡”:原因何在?

“35歲現象”:高校畢業生從中得到何種啓示?

疫情之後,在滬高校還是高考學子們的首選嗎?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