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袁新韞 見習研究員李書婷  深圳報道

備受矚目的“安永企業家獎2021”評選活動於2021年12月圓滿結束。此次評選以“凝心謀發展,聚力開新局”爲主題,旨在表彰那些在後疫情時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把握機遇,以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成功引領企業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傑出商業領袖。十一位富有超卓遠見、傑出領導才能與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獲此殊榮。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現今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期,弘揚堅毅、勇敢、變中求新的安永企業家精神對於鼓舞各行各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致力於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故此,21世紀經濟報道將聯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推出“Hi,安永企業家”欄目,講好企業家故事,宣揚安永企業家獎精神。企業家們的熱愛與夢想將如熒熒星火,爲商業世界帶來變革的勇氣與前行的希望。

本期我們邀請到安永企業家獎2021獲獎者、九號公司CEO王野先生做客“Hi,安永企業家”欄目。

共享經濟浪潮下智慧短交通迎來新拐點

2022年4月13日,九號公司公佈其智能電動滑板車累計量產突破1000萬臺。里程碑的背後,是電動滑板車賽道在近些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電動滑板車在歐美市場實現超10倍增速,此後電動滑板車市場持續增長,根據QYResearch數據,到2020年,全球電動滑板車產量已經達到425萬輛。

作爲解決人們短途出行的新工具,近幾年電動滑板車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喜愛。

據相關資料,波士頓諮詢公司2021年6月發佈的報告裏給出樂觀數據,預計到2025年,全球智能電動滑板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美元(約3000億人民幣)。

2021年11月,由九號公司(689009)牽頭起草的中國首個電動滑板車標準《電動滑板車通用技術規範》的正式啓動制定,伴隨着共享經濟大浪潮,本土電動滑板車產業或將迎來新拐點。

21世紀:近年來,智能短交通領域的變革正不斷加速,相關產品都得到了熱烈的反響,並已經帶有基礎設施性質的表現。在共享化大潮下,您認爲中國出行的未來將會發生哪些改變?

九號公司CEO王野:剛纔提到在共享化的大潮下,賣給消費者的產品未來還會持續嗎?還是未來的短距離交通都是共享的?

我們其實有兩種場景的答案,每個人每天其實都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上下班或上下學,固定地點固定時間的通行,還有一種就是出去喫飯或者逛街,是隨機的。

對共享應用場景來說,其實它更主要滿足的是隨機性,我認爲未來國內的大城市裏,短途交通的主流方式還是公共交通,這是中國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密集程度決定的,但是也有大量的出行需求是兩輪的、短途的、電動的、不需要費力的交通工具。

另外對於偶發性的、隨機的出行,共享交通是能夠解決的。交通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它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應用,不同的通行距離來做選擇。四輪汽車,兩輪電動車或者是電動滑板車還有共享自行車、共享電動車,都會有它自己的應用場景和價值。交通也是幾十萬億的市場,我認爲這幾種情況會同步發展,也是希望通過九號的努力讓短途出行越來越便捷和有趣。

2021年疫情影響下,九號公司交出了一份逆勢增長的答卷。得益於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電動兩輪車等主要產品的穩步增長,2021年九號公司總營收約91.46億元,同比增長5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59%,約4.1億元。

21世紀:過去幾年,九號公司(689009)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但從近半年財報來看,電動兩輪車已經成爲九號公司一大營收來源,請問九號公司選擇落腳電動兩輪車市場的原因有哪些?

九號公司CEO王野:過去我們的主營業務其實是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尤其是電動滑板車,到目前已經累計量產超1,000萬臺,且大部分被銷售給歐美的年輕人和家庭用戶。

電動滑板車已經在歐美等主流市場成爲當地的基礎交通設施之一,非常受歡迎。而且海外很多共享電動滑板車運營商,都是由九號公司來提供從產品甚至到服務系統等全鏈路的解決方案。共享電動滑板車目前已經在巴塞羅那、阿姆斯特丹、慕尼黑等成爲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找一個滑板車,花一歐元或者三美金就去上班,很高效,可以說到目前電動滑板車在海外已經成爲一種新的lifestyle。

當下,我們爲什麼要做電動兩輪車有兩個原因:第一個京津冀地區面積大概是跟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地區類似,但是人口多了7—8倍,道路並沒有寬7—8倍,石油也沒有多7—8倍,二十年之後不可能是每個人出行都開車的。

儘管目前我們有好的公共交通,但也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共有3億臺的電動兩輪車保有量,每年有3,500萬到4,000萬臺的新增銷售量,這是一個基礎設施,是交通領域老百姓離不開的基礎設施,市場前景很大。

另外,九號電動車也在通過“智能化”的方式爲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價值。去年我們的電動兩輪車後臺一共記錄了3000多次碰撞和摔倒事故,後臺會檢測出車輛已經倒地或有劇烈撞擊,一分鐘之內有沒有被扶起來,並根據情況主動給車主設置的緊急聯繫人發送帶有定位的彩信,有二十幾個人給我們反饋說特別感謝:“我摔車之後,我家人第一時間知道,打電話問還好嗎?要不要過來救援?”這是令我特別感動的地方,未來,我希望通過這個功能讓大家感覺更安心,體會到智能帶來的價值。

堅守技術護城河  佈局服務機器人再尋突破

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未來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看作是機器人公司,其技術可以繼續延展到更多領域。相關資料顯示,九號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出自北航,公司成立之初便已經在機器人領域持續探索,此後憑藉其機器人基因實現對短交通市場的智能化顛覆。

實際上,作爲一家機器人公司,其不同產品線之間有大量的底層技術是複用的,技術也成爲九號公司的核心護城河。

21世紀:未來在深耕智慧移動方面將會做怎樣的長遠佈局?

九號公司CEO王野:我們的使命是“簡化人和物的移動,讓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因此我們會持續專注在短途到中距離的通行和交通領域,用我們的智慧移動能力,實現智慧的移動人和物,大板塊是大家看到比較多的像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兩輪車這樣的交通載具,這個品類我們希望能夠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實現服務10億人的夢想。如果我們能服務10億人,我認爲我們會是一個偉大的有價值的公司,這也是我自己非常希望實現的願景。

我們的核心團隊其實都在夢想九號能夠成爲一家在交通領域,能夠爲老百姓創造出行和生活便利,爲國家節省能源,能夠讓中國有一種跟美國不同的,沒有那麼高能耗的生活方式的國家。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希望用這種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運載能力,再結合我們的AI技術、感知計算和執行技術等,能夠創造運載物的機器人運力。對於這一點,我們有個數據,去年中國的電商包裹是100多億件,外賣和快遞每天有3,000萬單,這些外賣和快遞都是一個個物流小哥在送,在疫情的情況下,包括未來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情況下,大學生越來越多,高質量勞動力越來越多的時候,可以想象的是快遞小哥其實會減少,即使不減少也不可能支撐快遞和外賣行業每年30%的增速。

可以想象,未來會有更多機器人去送餐、送快遞、送包裹,用低成本和高質量的運載能力和計算能力來送快遞送外賣,我認爲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收購賽格威,從“中國智造”到“中國創造”

諮詢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動滑板車生產國,2021年產量約爲546.5萬臺,且擁有全球約80%的專利。在這一賽道,中國智造引領全球。

21世紀:九號公司(689009)對賽格威的收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收購行業巨頭和發明者也是中國創業公司從未做過的事情,請問九號公司能夠成功做到“以小喫大”的原因有哪些?

九號公司CEO王野:最初其實沒有去收購賽格威,一開始是抱着合作的誠意,當時賽格威 BtoB產品做得非常好,彼時九號公司的業務主要是做BtoC,當時想做的業務範圍其實非常的互補,我們能不能談談合作?談的時候發現我們是有機會收購賽格威的,其實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賽格威首先是全球非常知名的短途出行的科技創新品牌,它是少有的品牌即品類的象徵。

我們知道UGG好像代表了雪地靴,實際上雪地靴是一個品類,賽格威代表了電動平衡車品類,它是海外家喻戶曉的產品,我們得到這個(收購)機會的時候,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股東給了我們資金上非常大的支持。

不過,收購的時候我們面臨非常危險的狀況,因爲當時的九號公司還處於初創階段,我們不僅要花掉所有的流動資金,還要借一大筆錢,這是很冒險的決定。賽格威是一個歷史悠久,知名度很高的公司,但它的增長速度並不太好,買它多少會存在一定的溢價。

而且,九號公司是一箇中國的初創公司,能不能經營管理好一家美國的知名品牌,其實我們是沒底的。有人說創業就像是在飛機上往下墜,從飛機上掉下來摔死之前你要先穿上降落傘平安着陸。

因此,整個(收購)過程其實比較危險,大家沒有退路,我們要走出去,成爲全球性的公司,這是最好的機會,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要知道,當時賽格威在國外的專利壁壘非常強,如果我們不去跟它進行深度合作交換專利,或者併購掉它的話,我們最多隻能是一箇中國本土的追隨者。

跳出“創業者窘境”篤定下一個風口

成立的十年裏,九號公司既面臨着研發創新、商業落地、市場擴張等諸多挑戰,也身披中國境內上市企業“VIE+CDR第一股”的光環。全球化的能力也是九號公司相較於競爭對手重要的差異化優勢。

21世紀:對於企業來說,每個產品或類別都具有其生命週期,這就需要企業有“履帶式發展”的破局能力,九號公司(689009.SH)僅花費了5年時間就佔據了全球電動平衡車70%的份額並且營收增長了40倍,請問九號公司是如何突破自我變革的難點,打破“創業者的窘境”的?

九號公司CEO王野:首先交通工具是一個非常大的賽道,全世界前100營收的公司裏面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交通工具製造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大衆、豐田、特斯拉上汽集團等,甚至包括波音。其實有非常多的巨型的交通工具製造商,我自己認爲40倍只是起點,機會和空間是有機會到幾千億甚至萬億級的,當然我們得做的足夠好,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創新和保持對用戶的敬畏和洞察,隨時隨地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創公司:我們還能爲用戶做些什麼?

在國外的情況是,九號和賽格威這兩個品牌在歐美知名度比在中國要高,因爲80%以上的終端用戶在歐洲和北美,這也支撐了九號的持續高增長。

21世紀:作爲創新者遇到過哪些艱難時刻?

九號公司CEO王野:收購賽格威簽字的那一刻。因爲簽完字就意味着我們賬上沒錢了,而且一下子背了好幾千萬美金的債,那個時候是很危險的,要知道現金流對一個企業非常致命,有可能就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那段時間,我們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比如其實2016年推出了第一款電動滑板車,花了兩三年時間投入了很多錢和資源,造了第一款電動滑板車,但是當年賣的並不好,和當時對市場的預期截然相反,那個時候非常懷疑短途交通的未來設想是不是徹底錯的。我們內部討論,反覆覆盤,反覆去找原因的時候,突然業績起來,我們發現原來只是時機沒到。

冒險和酷,沒有年輕人不喜歡

近年來九號公司玩轉IP聯名,持續深耕產品。公開資料顯示,九號公司(689009)與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西班牙汽車製造商西雅特(Seat)推出了聯名電動滑板車, 解決汽車主最後一公里的移動需求,與瑪莎拉蒂共同設計推出了目前僅在澳洲銷售的聯名款電動滑板車Maserati MC,在海外發布的由九號公司定製生產的米家電動滑板車Pro 2梅賽德斯-AMG Petronas F1車隊限量版等,是九號公司在B端市場的另一種探索。

21世紀:九號公司產品的科技感和娛樂感塑造了九號獨有的品牌形象,比如蘭博基尼定製款卡丁車、賽博朋克外形的氫電混動車,並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吸粉”。在如今Z世代消費羣體逐漸佔據消費市場主力的背景下,九號公司是如何成功抓住年輕消費者羣體的?在物聯網的趨勢下,九號公司如何實現短交通領域大數據的變現?

九號公司CEO王野:我認爲是要保持年輕的心態,不害怕創新,不害怕失敗,不墨守成規,做一些酷的事情,對風險的偏好高一點,冒險和酷,沒有年輕人不喜歡。

坦白的說,我們不打算把數據拿來變現,數據是我們去更好的服務消費者,服務用戶的一部分,數據是用戶的隱私,我們在產品上賺的錢,就足以維持創新,維持我們的運轉,我認爲這就已經足夠好了。

《21世紀領航者》系列專題

 

(作者:袁新韞,見習研究員張文慧,李書婷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