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中鎢高新(000657.SZ)5月23日晚間披露了一份高管辭職公告。

公司稱,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宋國華的書面辭職報告。宋國華因工作調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高級管理職務。宋國華的辭職報告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據悉,宋國華直接持有公司股票36.38萬股公司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並鎖定,公司表示宋國華的辭職不會影響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等工作的正常開展,公司也將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規定儘快完成新任財務總監的聘任工作。

原本着是一份簡單的公告,不過正文的下面,中鎢高新還留有一些似乎是作爲參考的其他公司的公告,涉及到的公司有重藥控股(000950.SZ)和寶光股份(600379.SH)。

上市公司的公告鬧烏龍,並不少見,網上吐槽的報道不少。比如有報道稱網映文化於2021年7月14日發佈的撤精選層材料公告就涉嫌抄襲。這份公告與5個月前華韓整形發佈的撤材料公告幾乎一模一樣,就連144字撤回理由也一字不差,只是公司名稱、日期等不同。比如2017年,科陸電子(002121.SZ)在發佈的兜底增持補充公告中,誤把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寫成了深圳市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如ST宜化(000422.SZ)2018124日,該公司發佈關於董事會換屆選舉的公告,但附件中卻寫了ST雙環的是公司名——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如201982日晚,海星股份(603115.SH)發佈一則公告,更正了保薦機構安信證券的聯繫電話。後續瞭解,海星股份在其201981日晚發佈的發行結果公告中,聯繫人一欄署名安信證券資本市場部,但聯繫電話卻被發現是中信建投證券資本市場部的。

相比正文出錯,中鎢高新好多了。

資料顯示,中鎢高新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硬質合金和鎢、鉬、鉭、鈮等有色金屬及其深加工產品和裝備的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及貿易業務等。公司產品按照大類可劃分爲:硬質合金、切削刀片及刀具、化合物及粉末以及其他產品等,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數控機牀、航空航天、軍工、機械模具加工、IT產業加工、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等製造加工領域。

據公司年報,2021年,公司硬質合金產量1.3萬噸,佔國內硬質合金產量27%,位居世界第一。數控刀片產量超過1億片,約佔國內總產量的25%,國內第一。PCB微鑽全球市場佔有率約爲21%,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中鎢高新營業收入120.94億元,淨利潤5.2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率爲21.92%和138.6%,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30.27億元,增幅12.77%,淨利潤1.08億元,增幅37.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