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更好擔負起爲民解難、爲黨分憂的職責使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信訪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金 歆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5日   第 01 版)

信訪工作是黨的羣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堅持把信訪工作作爲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千方百計爲羣衆排憂解難。

構建起堅實完備的信訪工作新格局,不斷推進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網上信訪走深走實,努力將信訪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信訪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信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精準把握新時代信訪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堅守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牢記職責使命,主動擔當作爲,不斷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新局面。

理順體制機制,構建信訪工作新格局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完善信訪制度,是推動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之舉。

“本條例適用於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羣團組織、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開展信訪工作。”

“各級機關、單位領導幹部應當閱辦羣衆來信和網上信訪、定期接待羣衆來訪、定期下訪,包案化解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信訪工作條例》。

舉一綱而萬目張。《信訪工作條例》是新時代信訪工作的基本遵循。

《信訪工作條例》共6章50條,內容縝密科學、系統完備,圍繞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的體制機制、職責任務、處理程序、監督體系等進行頂層設計:確立了黨領導下的信訪工作體制和格局;體現了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處理信訪事項不同的程序要求;健全信訪工作監督機制,對責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等作出明確規定。

從事信訪工作20多年的江蘇省溧陽市信訪局局長王穎說:“條例理順了新時代信訪工作體制機制,使信訪工作在基層能夠形成更大的合力,對於更好提升基層信訪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意義重大。”

“善立者順勢而成焉。”《信訪工作條例》的出臺,也是對過去一個時期信訪工作制度改革成果的總結。

近年來,國家信訪局和各地信訪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系統謀劃和推進信訪制度改革,既注重建章立制,又注重貫徹落實,總結固化一系列好經驗好做法。

——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面領導得到強化,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地方黨委把信訪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黨委常委會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彙報,分析形勢,解決突出問題。河北、遼寧、吉林、安徽等省建立“五級書記抓信訪”機制,明確各級書記是信訪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首次頒佈實施信訪工作五年規劃,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網上信訪工作的意見,修訂信訪考覈辦法、督查工作辦法,推進訴訪分離、依法分類處理、信訪工作責任制,便民利民的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落實。

——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更加健全、協調更加有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源頭預防、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信訪矛盾綜合治理機制構建持續加快。截至目前,全國縣級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覆蓋率近八成,部分省份實現了鄉鎮(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全覆蓋。

隨着各項體制機制的完善,信訪事項平均辦理時長由2017年的21.5天縮短至2021年的14.6天,信訪工作更加優質高效,大批信訪矛盾在基層得到了有效化解,羣衆滿意度明顯提升。

化解信訪積案,明確責任協同發力

不久前,農民工張某來到內蒙古自治區信訪局來訪接待大廳,將一面錦旗送到接訪人員手中。

“因對建築工程結算量存在爭議,我們80多名農民工被拖欠上百萬元工資,近10年來奔走反映無果。”張某說,感謝自治區信訪局下大力氣與各方溝通協商,有關單位最終拿出解決方案,讓他們領到了工資。

這一信訪積案的成功化解,是全國信訪系統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2020年8月,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部署在全國開展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兩年來,信訪部門採取多項有效措施,推動專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領導包案,協調各方力量,調動各部門積極性並強化監督——

由於環保治理需要,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某村村民邱某的禽畜養殖場被關停。邱某認爲,政府給的經濟補償並不能彌補他的損失。隨後數年,他反覆到各級信訪部門上訪。

“這類信訪積案往往事實複雜,牽扯部門多,相關各部門間工作不好協調,有的部門也不夠重視。”遼寧省信訪局督查室負責人說。

找到問題的癥結,渾南區對症下藥,落實主要領導對重點信訪事項包案處理工作機制。由包案領導牽頭,統籌區信訪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街道辦等部門召開調度推進會,對信訪事項進行全面覈查瞭解。最終,這件前後歷時3年的重複信訪事項圓滿解決。

國家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說,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各地均落實領導包案,持續高位推動,取得良好效果。福建、海南、重慶、甘肅等地實行省級領導帶頭包案,開展領導幹部接訪下訪;西藏、青海等地實行省(區、市)直職能部門和市縣主要領導“雙包案”制度……

建立機制,明確各部門責任,促使各部門協同發力——

“一單位拖欠我運輸費用多年。因爲法律關係複雜,涉及部門多、責任劃分不清,我的信訪訴求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廣州市民楊某反映。

爲解決這一積案,廣東省信訪局和相關部門協調楊某信訪事項所涉諸多單位進行會商,最終依規妥善解決楊某反映的糾紛。

據介紹,許多信訪積案之所以長年難以化解,就是因爲涉及部門多,單個部門責任不明晰,多個部門間配合不力。

爲此,廣東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與21個地級以上市、35個省直成員單位簽訂化解重複信訪積案責任狀,共同形成化解積案的合力。對涉及多部門職責的積案,明確主責單位牽頭協調相關部門會商化解,防止“踢皮球”現象。

此外,爲有效推動積案化解,信訪系統開展“大督查大接訪大調研”活動,各級領導幹部和信訪幹部,通過直接與羣衆面對面聽訴求、解難題、化心結,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

動真碰硬,力度空前。人民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就是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的聚焦點。

一張數據成績單,最能讓人真切感受到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的力度和成效:目前,各地信訪積案化解率超九成,全國重複信訪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暢通網上信訪,拓展聯繫羣衆渠道

“信訪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過去一個時期,全國網上信訪量在信訪總量中的佔比上升明顯,網上信訪已成爲羣衆信訪重要渠道。

治與世宜則有功。近年來,全國信訪系統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和羣衆新期待,大力推進“互聯網+信訪”,着力打造暢通便捷、務實高效、規範有序、權威管用的信訪渠道,實現“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暢通拓寬網上訴求表達新平臺,讓羣衆網上信訪更方便——

廈門市連先生通過福建省信訪局開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訴求與建議通道”求助:家中孕婦即將生產,到醫院後因健康碼爲橙色無法辦理入院;其已上傳48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但是健康碼遲遲未更新,請求幫助解決。

福建省信訪局即轉省經濟信息中心及廈門市有關地方和單位辦理,並持續跟蹤聯繫省、市有關部門和思明區防疫指揮部。很快,問題得到解決,孕婦順利生產。

如今,國家和省一級都開通信訪手機客戶端、微信公衆號,實現網上信訪向“掌上”延伸。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上信訪全天候聯通羣衆,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之間架起了“連心橋”“直通車”。

建立健全快捷高效解決問題新機制,讓網上信訪好用更管用——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金女士,看到鄰居將電動車放在樓道,存在安全隱患。她與鄰居、物業多次協商未果,想到社區宣傳的“石時解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掃碼註冊後,她在“我要信訪”欄目中選擇了“視頻信訪”提交申請。

後臺工作人員接報,區信訪辦聯合住建委、街道辦等多部門視頻接訪,聽取訴求,並研究現場調研和解決問題方案。很快,小區疏堵結合提出綜合解決方案:擴建新建停車棚,搭建室外充電樁和充電櫃,還將在電梯間安裝阻車器。

按按手機鍵,信訪訴求就解決。這背後是各地各部門依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讓信訪事項的解決更“智慧”。如今,國家信訪信息系統已在全國4級近9萬個單位間實現互聯互通,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信訪事項的有效解決。

創新完善公開透明“陽光信訪”新模式,讓網上信訪更具公信力——

四川省廣安市村民馮某在網上信訪平臺反映,因橋樑拆除後未及時建設,導致村民出行不便的問題。很快,事情有了進展。

“從反映問題,到收到受理回覆,到事項交辦,再到問題解決,整個過程進度都可以在網上看得到。”馮某表示非常滿意。

以公開促進公正,用透明贏得信任。

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全國信訪系統堅持網上信訪工作由羣衆評價、受羣衆監督,有效保障羣衆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遵循陽光操作、透明運轉,公開信訪事項辦理過程、方式、結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

源頭化解矛盾,服務社會治理大局

“你對安置房都有哪些不滿意?”“如果安置房有質量隱患,我們可以聯繫相關單位進行檢修……”

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某街道,信訪幹部和網格員瞭解到個別村民對於安置住房條件質量有所不滿,於是主動上門瞭解訴求,力求將問題解決在前,避免矛盾激化。

“將信訪與網格化治理相結合,目的是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以信訪部門的力量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濟南市委副祕書長、市政府副祕書長、市信訪局局長李成剛介紹。

源頭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治本之策,也是信訪服務社會治理大局的重要方面。過去一個時期,全國信訪系統始終堅持信訪工作與社會矛盾綜合調處化解機制相融合,主動把信訪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

在各地信訪部門的工作中,新時代“楓橋經驗”得到堅持和發展——

浙江省創新推出“信訪超市”,堅持“一站式化解”的理念,以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爲平臺,實行信訪事項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一小區業主沈先生認爲住建和城管部門相關規定不合理,損害了自己權益。他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反映問題,於是來到鎮海區“信訪超市”。

來到“信訪超市”,沈先生髮現各個部門都在這裏設有窗口,還設有無差別受理窗口,建有窗口導訪甄別機制,以準確區分訴類事項和訪類事項,由相關專業接待人員分類處理,做到應接盡接。

信訪窗口接待後,“信訪超市”隨即召集城管、鎮海新城管委會、街道辦事處等部門聯合接訪。各部門當即根據各自職責,向沈先生等人解釋政策,作出答覆。

信訪部門也紛紛出臺舉措,讓信訪工作融入並服務社會治理乃至社會發展大局。

國家信訪局聚焦黨中央關注、羣衆關心、社會關切的痛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加大對信訪矛盾結構性變化和政策性問題分析,加強對社情民意新情況新動向的綜合研判,及時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從政策層面成批解決問題。近年來,國家信訪局關於改善營商環境等問題的相關信訪信息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並轉化爲利民惠民的好政策。

此外,一些地方深入開展調研走訪活動,解決羣衆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些地方健全動態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新機制,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奮進新徵程,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責任重大。國家信訪局負責人表示,全國信訪系統將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繼續牢記爲民解難、爲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堅守人民情懷,堅持底線思維、法治思維,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維護羣衆合法權益,化解信訪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紮實做好信訪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