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縱觀印尼出口政策變化,其目的主要是“借禁促轉”“借禁保需”和“借禁抑價”。“借禁促轉”旨在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謀取自然資源的更高附加值;“借禁保需”旨在滿足國內需要;“借禁抑價”旨在減輕通脹壓力。

4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茂物一處油棕種植園,工人將收穫的棕櫚果裝運到卡車上。(新華社發)

印尼調整出口政策意在促經濟轉型

5月19日,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從5月23日開始恢復棕櫚油的出口,這並不意味着不會有新變化,有分析指出,考慮到印尼國內經濟形勢以及轉型升級需要,這不是印尼第一次宣佈出口禁令,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5月18日,印尼投資部長兼投資統籌機構主任巴利稱,印尼今年將禁止土礦和出口。更早在2021年11月份,印尼總統佐科就曾表示,印尼政府將在2022年不再允許鋁土礦出口,2023年不再出口礦石。他同時表示,印尼將從2024年禁止錫礦石出口。巴利的說法意味着印尼禁止錫礦石出口的時間將大幅提前。

此前,印尼從2020年開始停止鎳礦石出口。今年1月份,印尼實行了爲期近1個月的煤炭出口禁令。

縱觀印尼這些出口政策變化,其目的大概可以分爲三種,即“借禁促轉”“借禁保需”和“借禁抑價”。

“借禁促轉”旨在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謀取自然資源的更高附加值。這是印尼礦產資源出口政策變化的一個大趨勢。

作爲礦產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印尼的礦產資源主要包括鋁土礦、鎳、鐵礦砂、銅、錫、金、銀等,其中尤以錫、鎳、鋁的儲量最爲豐富。印尼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上游原料的重要供應基地,90%以上的鎳和鋁金屬都是以初級礦產品形式出口,極少做深加工。

2002年以來,印尼政府不斷推出限制金屬出口的政策。2009年1月份,印尼正式頒佈新的《礦產和煤炭礦業法》,規定獲得礦業許可證的現有生產企業才能在印尼國內冶煉、加工其礦產品。2012年,印尼政府又出臺若干規定,對65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採用配額許可制度,徵收20%的出口稅,並規定礦業商業牌照持有者須提供能礦部的推薦信才能出口原礦,礦業企業還需提供從2014年起按照2009年礦業法規定停止一切原礦出口的承諾書。

佐科表示,希望印尼的資源作爲半成品或成品出口。去年開始停止出口鎳礦石後,印尼吸引了大量的鎳加工投資。巴利在解釋今年將禁止鋁土礦和錫出口的政策時也表示,禁止礦產出口將促進經濟轉型,並鼓勵下游產業創造更大的附加值。

“借禁保需”旨在滿足國內需要。印尼今年1月份的“煤炭出口禁令”就是一個明證。

去年12月31日,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發布聲明,告知所有煤礦企業該國近期煤炭供應緊張的情況,並表示這可能會對國家電力系統產生影響。聲明稱,現在家庭用電的煤炭供應非常緊缺,“如不採取戰略行動,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停電”。印尼是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國。近年來,印尼近七成的產煤用於出口,2020年爲4.05億噸,2021年增加到4.35億噸。

據報道,由於許多煤企未按“國內義務”以遠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印尼國內發電廠供煤,導致國家電力公司等發電廠庫存銳減。而隨着經濟走向復甦,印尼國內對電力的需求在快速上升。早在2021年8月份,印尼就因此處罰過34家煤炭企業。

最近的“棕櫚油出口禁令”則屬於“借禁抑價”,旨在減輕通脹壓力。3月份,印尼通脹率達到0.66%,爲2019年5月份以來最高;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也從2月份的108.24升至108.95。同時,經濟界預計通脹率在四五月份將繼續攀升。儘管印尼是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但食用油價格卻一路飆升,政府多次“抑價”努力都未能如願。

迫於形勢,佐科4月24日宣佈了禁止棕櫚油出口,並進而涵蓋其所有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印尼出口政策的變化,諸如推進“借禁促轉”的快慢,或者禁令的收放,深受國際形勢、國內需求變化和政治氛圍的影響。

受國際經濟形勢衝擊,印尼前總統蘇西洛曾在2014年的第一號行政令中,將經過選礦或粗加工的精礦石的出口限制延長到2017年1月份後。近年來,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攀升的刺激,印尼加快了“借禁促轉”的步伐。在2019年7月份確認從2022年開始全面禁止出口鎳礦石後僅2個月,印尼就將執行時間提前到2020年1月1日。今年2月份,印尼礦業部又以“未按規定提交2022年工作計劃”爲由,宣佈暫停1000多個礦場生產,涵蓋了錫、鎳、鋁、鐵等資源品種。

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的收放隨國內形勢變化的痕跡明顯。在4月24日宣佈禁令之前,印尼國內發生了今年以來的首次抗議活動,其訴求包括降低“食用油價格”等。在5月19日宣佈取消禁令的前兩天,印尼油棕農戶舉行抗議,呼籲取消禁令,並準備再次組織示威。根據報道,“棕櫚油出口禁令”最終並未能使市場上的散裝食用油價格降到政府期望的水平,但卻給近1700萬油棕農戶造成經濟困難,由於價格被壓得過低,他們甚至無法收回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