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間,全築股份(603030.SH)公告稱,公司無法按期歸還募集資金1億元。

受恒大集團資金流動性影響,導致公司無法按時回款

全築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於2020年4月20日向社會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3840000張,每張面值100元,募集資金總額爲3.84億元,期限爲6年。此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扣除承銷及保薦費8679245.28元(不含稅金額),其他發行費用1676792.46元(不含稅金額),實際募集資金淨額約3.73億元。上述募集資金已於2020年4月24日全部到位。

2021年5月25日,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過人民幣 1億元(含1億元)的部分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該筆資金僅限於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生產經營使用,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

全築股份稱,截至目前,上述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1億元募集資金尚未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

對於無法按時歸還的原因,全築股份在公告中解釋,自2021年以來,公司第一大客戶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公司持有其各類應收款項回款受到影響,給公司營運資金造成了較大影響,使得公司資金流動性面臨重大挑戰;此外,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銀行貸款信用政策不斷收緊,疫情對各企業復工造成一定影響,給公司4月份其他客戶項目的結算和收款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導致公司目前資金較爲緊張,可供經營活動支出的不受限貨幣資金不足以歸還本次臨時補流的募集資金。爲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公司暫時無法將上述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1億元募集資金歸還至公司募集資金銀行專戶。

儘管全築股份在此公告中並未披露第一大客戶的具體情況。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其2021年年報後發現,全築股份的第一大客戶爲恒大集團。

對於公司下一步歸還募集資金的計劃安排,全築股份稱,公司已採取包括簽訂三方抵賬協議抵消應付第一大客戶款項、選取優質房源抵償、訴訟主張優先受償權、財產保全、與在建項目所在地政府溝通開展復工談判等多項措施積極加快應收款項的資金回籠。同時,公司董事會、管理層正在積極探討其它可行的途徑努力籌措資金,爭取儘快歸還募集資金。

全築股份因公司目前營運資金面臨較大壓力,若後續恒大集團公佈的重組方案、其他項目應收款項回籠情況、籌措資金進展等不及預期,上述募集資金是否能如期歸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預計恒大集團的抵賬可在2022年底完成

全築股份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對第一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金額爲24.64億元,應收票據金額爲13.85億元,尚未結算的存貨工程款2.09億元。2021年末,公司對第一大客戶相關應收賬款、合同資產、應收票據、存貨進一步計提了減值,其中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計提減值金額爲5.6億元,應收票據計提金額爲2.96億元,存貨計提減值金額爲0.21億元。

按照全築股份2021年年報中的表述,自2022年1月起,公司陸續和恒大集團下屬房產項目公司及其下屬甲供材料公司達成三方抵賬協議,已簽訂抵賬金額約爲5.7億元,後續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預計2022年底抵賬工作可以全部完成。

公司已與恒大達成購買資產解決方案,包括不僅限於收取現金或選取優質房源進行衝抵債務,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選取上海、海南、成都等地價值約2.81億元的房產衝抵部分逾期商票及應收賬款,其中價值約0.66億元的房產的產證已辦理完畢,剩餘房產的產證辦理工作公司正在積極推進;

此外,全築股份正在以訴訟等強制性方式積極解決應收款項問題,已向各地法院提交相關訴訟材料並陸續採取相應的財產保全措施,主張裝修工程款的優先受償權,該權利在受償次序上優於銀行的抵押權,保障力度較大。公司正積極推進訴訟事宜,截至2021年末,公司0.81億元應收債權 已經法院裁定資產保全。

對於與恒大有關的在建工程,全築股份正與各在建項目所在地政府溝通,積極開展復工談判,部分地方政府已協調監管賬戶資金以支持在建項目復工,截至2021年末,57個在建停工項目已有28個完成復工,復工率達半數以上。

官方資料顯示,上海全築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創立,業務範圍涵蓋高端住宅、全裝修樓盤、長租公寓、酒店、辦公以及商業空間。

截至5月24日收盤,全築股份報2.97元/股,跌幅6.6%。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